热搜词:

韩国人在美国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以后在美华人卖饺子或将侵权

日前,剽窃中国文化的“惯犯”韩国又整了一泡大的:一个韩国人在美国申请饺子外观专利,竟然还获批了!据悉该专利于 2023 年 2 月 24 日提交申请,在 2025 年 4 月 8 日正式下证,有效期长达 15 年。

所谓“韩国饺子”的外形与中国饺子高度相似,从专利获批的情况来看,一旦这个专利生效,未来美国的中餐馆要是售卖成品饺子,或者中国食品企业在美国售卖速冻饺子,都可能面临侵权风险,韩国专利人有权提起索赔诉讼。

这可不是小事,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在海外中餐馆里是常见菜品,许多中国食品企业也在积极拓展美国市场,销售速冻饺子等产品。这个专利要是真的严格执行,无疑会给中餐馆和中国食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真的对韩国人锲而不舍的剽窃中国文化感到无语了……此前,泡菜、参鸡汤等美食就曾被韩国 “抢注”。而近两年,糖葫芦、麻辣烫等中国食物在韩国流行,也被韩国人称为是他们的特色美食。

事实上韩国这种系统性的对华文化挪用行为已深入到很多方面。韩国甚至存在专门负责对华文化剽窃的组织,“VANK(韩国网络外交使节团)” 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VANK 于 1999 年 1 月 1 日成立,由当时在韩国西京大学上学的朴起台发起。声称是 “不满外国人扭曲韩国形象” ,想要让全世界网民 “正确了解韩国”。但实际上,常通过歪曲事实、文化剽窃等行为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要加入 VANK,需先缴纳 2 万韩元会费,且 1 个月内完成搜集韩国宣传资料、向外国网友发送邮件、找出关于韩国描述的 “错误” 并向外国教科书出版社递交 “友谊书信” 等 14 项 “规定动作”。该组织收入来源多样,包括举办活动、接受捐款、售卖纪念品等。韩国政府、公立机构,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等曾对其进行资金援助,韩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NAVER” 也承担其网上社交媒体和网站运营,并给予大额捐款。

VANK 针对众多中国文化发起剽窃行动。2020 年末,其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垧德联手,要求中国百度百科删除 “韩国泡菜源于中国” 的表述,还在请愿网站发文称 “中国窃取韩国文化” 并发起签名活动。

此外,VANK 曾攻击中国的 “东北工程”,还发起过 “重新找回间岛” 运动(“间岛” 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非法概念,旨在侵略中国领土),主张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朝鲜 。它宣称中方歪曲韩国古代国家高句丽和渤海国的历史归属、歪曲韩服起源、歪曲韩国童谣民谣的所属等。

在国际上,VANK 通过向外国机构或媒体大量发送邮件等方式,迫使部分机构修改涉及韩国历史和地理称谓的内容。例如 2005 年,VANK 迫使谷歌地球使用 “东海”(韩国称日本海为东海)取代 “日本海”;2014 年推动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要求州内公立学校教科书同时标记 “日本海” 和 “东海”。

近些年,国外把中国春节翻译成“Lunar(月亮) year”(实际上中国春节并非仅参考月亮运行的阴历,而是同时参考日月运行的阴阳合历)也是韩国人在背后大力助推。

在韩国国内,VANK 的主张虽有争议,但因其名号具有迷惑性,容易误导韩国年轻人,煽动民族情绪。

虽然近些年,我们的民间人士也在国内和国际上持续与韩国这种不当行为作斗争,但人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我们如果不从官方从组织上予以应对,仅靠民间自发的维护是相当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