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深圳出台全链条新政 全面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深圳市近日正式发布《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推出了32项具体政策措施,旨在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生产制造及市场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链。该政策在研发、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提供了全面支持,并特别关注了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

在医药研发方面,深圳市将重点支持核酸药物、蛋白和多肽药物、细胞药物、微生物药物、小分子创新药物等方向的研发与引进。对完成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并实现海内外上市的1类创新药,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的资金奖励。此外,深圳市还将大力支持宠物药械的发展,对于获得一、二、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的宠物药品,分别提供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单个企业每年的支持上限为500万元。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深圳市计划建设一批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筛选、抗体发现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并支持企业委托开发相关项目,按合同费用的15%予以补贴,单个企业的年度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同时,政策还强调要加快大模型、核心算法和专业软件等前沿技术的更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制造和药械研发领域的广泛应用。

为了提升临床试验服务效能,深圳市将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统筹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临床试验资源,优化市内临床试验流程,争取将启动前机构内部用时压缩至25周内。针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深圳市鼓励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减免临床试验。研究型医院可设立专项床位用于临床研究,且这些研究不纳入病床使用效益考核。

在产业空间保障方面,深圳市承诺每年新增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和100万平方米的专业园区,以支持“人工智能 药械”、合成生物等特色园区的建设。光明科学城和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将形成“园区 平台”的生态体系,配套动物实验、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设施。

人才引进是此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实施全球引智计划,特别是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临床研究人才评价体系将得到创新,研究成果将被纳入职称晋升指标,同时配套居住、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营造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