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惊人表现”提振出口行业信心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6日报道,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5日在广州闭幕。中国制造商与海外采购商的签约金额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3%。此外本届广交会还首次开辟机器人展区。
据主办方发布的数据,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同比增长3%至254.4亿美元,其中60%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
本届广交会共有28.8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约18.75万人,同比增长17.4%。
会场内首次设置了专门展出人形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的展区。46家国内顶尖机器人企业带来500余款产品亮相,覆盖60个细分领域。
广交会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届,本届广交会于4月15日开幕。鉴于广交会的采购商来自世界各地,展会期间完成的签约金额也预示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趋势。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的报道指出,尽管大多数美国买家缺席,但中国最大的贸易展览会仍然在为期3周的春季展上令人意外地实现交易额增长——在创纪录的海外参会人数推动之下。
参展的中国出口商和分析人士说,广交会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提振了出口行业的信心,同时让公众更加相信中国应对同美国长期贸易战的能力。
数据显示,每年两次的广交会的春季展(4月15日至5月5日)总交易额同比增长3%至254.4亿美元。
到访的海外买家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8.89万人次,同比增加17.3%。
香港恒生大学讲师黄文俊说:“从长期角度看,美国关税战很可能促使中国经济加快调整其出口结构并逐渐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他说,广交会成交额增长表明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买家到中国采购产品。
他还说,广交会的成交额增强了中国当局和出口商直面美国关税战的信心。
此外,《澳门日报》5月6日报道称,广交会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透露,本届广交会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实现精彩、成功、安全、廉洁的目标,为促进外贸稳量提质作出贡献,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编译/杨新鹏)
5月5日,采购商在进口展区了解产品信息。(黄国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