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座山上有两个文旅地标 川陕渝网络名人集中到巴中南龛山“打卡”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5月8日,以“革命老区展新颜”为主题的“川陕渝网络名人巴中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推向纵深。

川陕渝网络名人在巴中南龛石窟“打卡”。罗轩 摄

当天上午,来自川陕渝的40多位网络名人大V、资深媒体人集中打卡巴中的核心文旅地标——南龛摩崖造像、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感受巴中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与此同时,封面新闻也同步推出专题,吸引全网用户“云游”互动。

巴中是中国石窟艺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传播的重要节点,隋唐以来的石窟现有225处、1200余龛、造像14000余尊,东西南北“四龛福城”格局全国独特,其中南龛石窟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川陕渝网络名人了解巴中石窟文化。曾业 摄

南龛摩崖造像位于巴中市城南的南龛山腰,分布在长324米、宽40米的崖壁上,占壁面积13680平方米。造像始于隋,盛于唐,续于宋至民国。现有造像176龛(其中瘗窟24龛)、2700余尊,题记15幅,碑碣79通。

南龛摩崖造像聚集了佛教各派的风格,有显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主要内容有:释迦牟尼佛、三世佛、弥勒佛、菩提瑞像、千佛本生故事、双头瑞佛、地藏菩萨、观音菩萨、鬼子母以及经幢和瘗窟等。南龛摩崖造像内容丰富、造型精美、色彩鲜艳、保存完好,堪称“国之瑰宝”。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中参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曾业 摄

为纪念和缅怀红四方面军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199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该馆也位于巴中南龛山,占地150余亩,共嵌碑4580余块,刻写红军烈士名录13.8万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

讲解员介绍部分川陕苏区将帅生平。曾业 摄

纪念馆现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红军个人纪念单碑长廊、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红军魂雕塑、红色组雕等景观17处。征集中央首长、高级将领题词500余件,收集红军将士捐献的纪念物品1万余件,年均接待观众10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