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这座江苏城市,为何如此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5月7日,盐城(上海)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合作恳谈会暨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盐城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上世纪,上海“飞地”在盐城落地生根,大丰的上海农场、海丰米业等成为两地协作的早期见证。改革开放后,盐城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汽车零部件、纺织等产业率先实现“上海研发、盐城制造”。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明确提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目前,盐城已与上海长宁、徐汇、普陀等结为友好城区,与漕河泾开发区、嘉定工业区等合作成立11家共建园区。

此前,盐城已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去年,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扩容到“1 13”,盐城成为新加入成员。目前,盐城拥有沪苏首个省级合作共建园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等平台载体,是承接长三角产业溢出、科创溢出和人才溢出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盐城全市新开工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508个,占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73.2%。尤其在临港、光明、上海电气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已有600多家上海企业在盐城落地发展。据统计,盐城三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上海企业有合作关系。此外,盐城农副产品供应占上海市场10%以上,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则下沉到盐城。

近年来,盐城也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24年,盐城全市服务业实现“两个首次”: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二是规上服务业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盐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6.8%,高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江苏全省增速1.5个、0.9个百分点。

会上,上玻院海上风电叶片等24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费坚表示,盐城将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努力打造长三角产业发展新空间、保障保供大基地、生态休闲大花园。

《这座江苏城市,为何如此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来源:作者:宋琦磊 任俊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