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上市公司债券发行回暖 科创债成亮点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债券发行出现转暖迹象。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上市公司债券发行规模高达1.7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进入4月后,A股公司发行债券融资规模达到6285亿元,同比、环比均有所增长。

从行业分布看,公用事业、交运、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等行业发行债券规模增长显著,单家企业的发行规模较大。食品饮料、通信、基础化工等行业发行规模则有所下降。金融业依然是发债融资规模最大的行业,今年单只发行规模达到500亿元的债券仅有3只,其中工商银行发行了2只二级资本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与伊利股份分别发行了超过百亿元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从发行期限来看,中长期品种占比明显提升,短期品种占比降低。一季度中长期债券发行2298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中期票据一季度发行1679亿元,同比增长79.4%。4月的发行期限结构延续了这一态势。此外,上市公司发债成本明显下行,债券利率中位数从去年的2.45%降至今年的2.03%。

科创债成为今年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一大亮点。一季度上市公司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为631.67亿元,同比增长9.6%。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和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领域。科创债融资期限明显拉长,一季度3年期以上科创债发行规模占比为36.8%,去年同期该比例为22.6%。发行利率继续下降,一季度AAA级无担保主体3年期上市公司科创债发行平均利率为2.11%,较去年四季度下降17个基点。

具体来看,京东方日前发行了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发行规模为20亿元,其中19亿元用于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股权出资,置换京东方一年内对“成都京东方”的出资部分,置换后继续用于科创领域投资或补充流动资金。科创板上市公司沪硅产业今年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则主要用于投资建设“300mm半导体硅片拉晶以及切磨抛生产基地”。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科创债等创新品种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市公司债券募资规模有望再度提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的融资需求增加和政策支持,2025年上市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有望超过2024年。未来债券发行可能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科技创新领域,科创债的发行规模有望继续扩大;二是绿色领域,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绿色债券的市场需求将增加。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