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你对 AI 产生如此联想?
你见过大张伟紧张吗?
我一直以为作为艺人的大张伟,属于天生人来疯类型,从来不懂什么叫紧张。但很显然,在联想 Lenovo Tech World 2025 的舞台上,当「大老师」手里举着联想最新发布的 moto razr 60 Ultra AI 元启版手机,展示「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的日程规划的时候,手有些颤抖。

艺人大张伟(右)用智能眼镜估算在场观众的数量|图片来源:联想
毕竟,综艺舞台上观众期待的是大张伟出梗,而在联想 Tech World 上,观众是想要看的是联想的 AI 智能体,真能成为生产力。
除了大张伟手中拿着的最新款 moto 手机,当天联想还曝光了一系列消费端 AIPC 产品。
当「AI 智能体」逐渐成为万众期待、AI 的下一个风口时,作为终端大厂的联想,能用「天禧」和「乐享」,在消费和企业端,将「AI 智能体」的风潮推向世界吗?
智能体,分「公有」和「私有」了?
在云计算时代,就曾经有「公有云」和「私有云」之争;到了现在的 AI 时代,同样的问题出现了:相对于看起来炫酷的 AI 助手,人们是不是更想有一个自己专属的「贾维斯」,为自己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难题?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那么难猜。

联想公司董事长、CEO 杨元庆曝光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产品|图片来源:联想
所以,在联想 Tech World 大会上,联想公司董事长、CEO 杨元庆推出了「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这个 AI 助手。
根据杨介绍,天禧能调用跨设备数据所整合的个人知识库,帮用户做出推理和判断。例如,如果让天禧设计一个旅行方案,它可以调用用户的长期记忆偏好、确定亲友关系、并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整合天气、酒店空房和餐饮评价,为用户的旅游做出全方位的计划。
现场演示中,联想的工作人员为大张伟制定了一个后天 1 小时的采访计划,天禧通过调用日历、地图和打车等 App,完成了整个行程。
除了认知和决策以及自主行动,天禧通过多模态感知和意图驱动的自然交互,给足用户情绪价值。例如,当用户在朋友圈刷到好友旅游的照片好看,只要和天禧说一句「这个地方很好看,想去一趟」,AI 助手就可以识别景点信息,和用户日历上的空闲时间,选出最合适的度假时间。
其中,联想提出的「跨设备个人知识库」概念比较吸引人,这意味用户不需要只绑定在一个设备上,只要维持在一个生态内,AI 助手就能持续根据知识库内容为用户服务。
杨元庆将其称之为「智能跟人走,而不是跟设备走」。
设想无疑非常好,但如何填充这个「个人知识库」?联想当天给出的展示是「智能眼镜」,通过视觉和语音,来记录用户输入的数据,相比每次有灵感就找手机,可能相对要简便一些。
同时,为了打消用户对于隐私安全的顾虑,联想表示数据在硬件级加密的专属个人云,即便是厂家也无法看到。
但是,要实现这样完美的 AI 助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车、地图以及之后的酒店预订等等行动,光有认知和决策可能还不够,类似美团、滴滴这样的国民级 App,能否为所有 AI 智能体开放接口和权限,决定权依然在后者手中。例如,你能想象微信,之后为所有 AI 助手开放接口吗?
但现在已经有了尝试,总归是好的。

杨元庆和机器员工「乐享壹号」|图片来源:联想
在企业市场,联想当天推出了「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通过联想混合式 AI 基础设施、基于企业私有数据库和知识库、通过模型工厂和智能体平台,企业可以开发通用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应用库或「图书馆」。
而联想本身就是第一个「吃狗粮」的公司,「乐享」在联想内部已经在产品、采购、销售、服务等所有部门出现。
当天在现场,联想也将这样一个「集大成的员工」形象化了,请出来一台人形机器人「乐享壹号」。虽然走路还有点慢,但这台机器人还是在秀了一段太极、和 Boss 杨元庆合影之后,拿到了联想的工牌,成为公司「首位硅基员工」。
杨元庆:有了 AI 之后,我更忙了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仅仅 2 个月之前的 MWC2025 大会的媒体采访中,我恰好有机会问了杨元庆,他如何看待 AI 智能体作为未来重要入口,以及联想做了哪些准备。
杨当时的回答是,目前联想还是要先做好技术。
然后,就是 2 个月后的当下,联想曝光了天禧和乐享两大 AI 超级智能体,分别瞄准了消费和企业端——老牌企业家的太极功力再次表露无疑。
甚至,杨元庆认为,联想这家公司未来的核心,都已经产生了转移:「可能今天大家认为联想是卖设备的,PC 也好,手机也好,服务器也好。可能在未来我们就是一个以智能体的业务为核心的企业。」
我甚至觉得,杨元庆的回答中,「可能」这两个字完全可以去掉。毕竟,如果超级智能体真得能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如此大的帮助和效能提升,一切硬件和软件,都只能是围绕智能体展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而已。

杨元庆手持全球首款卷轴屏 AI PC ThinkBook|图片来源:联想
AI 能帮助用户,也能帮助企业,它是如何影响企业家的?杨元庆坦言 AI 在短期内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让自己变得更忙了」。一个时代的开始,总会让人有机不可失的激动、以及唯恐错失机会的「FOMO」感。
能意识到 AI 重要性、并且有能力研发并构建 AI 生态的,除了中国公司,剩下的就要属地球另一边的美利坚合众国了。显然,除了 AI 的火热,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也让中国公司在出海上充满了顾虑。
杨元庆认为,联想的全球化结合本地化发展的出海模式,是最值得大家借鉴的模式。
而面对此前的关税闹剧,杨元庆坦言「怕的不是高关税,而是不确定性」,端到端整合的「ODM+」的模式,以及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业务模式,让联想在面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时候,还是可以游刃有余地来确保在各个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或许,这是也是在未来那个属于 AI 的时代,所有全球化公司都要借鉴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