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35元煎马哈鱼是冰城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午时分,推开位于南岗区邮政街上 " 老俄楼 " 西餐厅的木门,一楼的烤面包香气扑鼻,沿着复古木楼梯上二楼,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二楼的西餐厅里,62 岁的常客王德发熟练地用面包蘸着红菜汤:" 这煎马哈鱼我吃了十年,就是够味!" 在这家开了 22 年的老店里,35 元的煎马哈鱼、29 元的奶汁肉饼、18 元的焖罐豆腐等平价西餐,正成为市民的日常选择。

" 我们点了 9 个菜才 300 元,很实惠。" 广东游客刘爽对价格感到惊喜。老俄楼厨师介绍,餐厅坚持使用传统配方,人均消费控制在 50 元以内。像这样藏身街巷的平价西餐厅,在秋林商圈就有五六家。餐厅所在的黄色小洋楼是一个有着百年岁数的历史建筑。记者看到,很多顾客不仅来品尝美食,还就地拍照 " 打卡 ",成了老街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红专街上,列娜狐俄式餐厅的乌克兰老板娘告诉记者,针对现在年轻人在线点餐,店里特别推出了平价的 33 元单人套餐和 90 元学生套餐,希望更多人品尝到正宗西餐的味道。该餐厅推出的学生套餐,不仅包含国宴罐牛等俄式热菜,汤和主食也一应俱全,实惠的价格很受欢迎。

哈尔滨的西餐呈现出 " 高大上 " 与 " 接地气 " 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完全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在道里菜市场,市民张阿姨的菜篮子里装着红肠、酸黄瓜和列巴。她笑说:" 有时吃西餐不想下馆子,自家就能做俄式简餐,跟下饺子一样平常。"

" 西餐平民化是哈尔滨独特的饮食现象。" 一位资深餐饮烹饪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全市有半数的西餐厅都定位大众消费。餐厅的老式留声机放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与店里的欢笑声混在一起,构成哈尔滨最寻常的市井画面——在这座城市,西餐早已成了百姓生活中最平常的元素。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