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观点惊人一致!中远海运与招商局释放重要信号

在不确定中谋确定:中远海控与招商局集团的“逆风破浪之道”

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升级、全球供应链波动、港口航运格局再塑……2025年,“不确定性”成为压在全球航运产业头上的高频词。而在这场全球性的周期动荡与系统性挑战之中,两家航运“国家队”——中远海控与招商局集团,以罕见的一致性战略路径亮明态度:以自身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

这一判断,不仅成为两家公司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的核心表述,也正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它们应对当下、布局未来的一系列行动之中。

中远海控:持续强化主业协同,打造全球数智化供应链“压舱石”

如信德海事网近日在《》一文中介绍到,2025年4月15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1919.SH / 1919.HK)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围绕全年经营表现、战略重点、行业趋势与投资者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面对2024年航运市场的剧烈波动,中远海控不仅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财务答卷——全年营业收入2,338.59亿元、净利润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3%、105.8%,更在2025年一季度延续“开门红”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72%。

在说明会上,中远海控管理层明确表示,“未来集装箱航运仍将处于复杂多变的主基调,公司将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

实际上在刚刚发布的中远海控的一季度财务报告中,该公司在一度明确:未来集装箱航运业仍将面临地缘政治、贸易政策调整及绿色法规实施等多重不确定挑战。公司将继续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为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通过全球资源再优化、绿色船队加快建设、数字能力深度融合,持续增强企业韧性,力争在新一轮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先机。(可参考:→)

围绕这一核心逻辑,中远海控正系统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体化协同增强抗压能力:整合“集装箱航运 港口 物流”三大板块,夯实“投资 建设 运营”一体化发展体系,提升产业链稳定性。

港航协同布局全球枢纽:重点加强武汉、比雷埃夫斯、阿布扎比等战略港口能力建设,为海洋联盟运力配置提供保障。

推动绿色低碳与数智转型:在智能调箱、AI航线规划、控制塔系统等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助力打造世界级“航运科技企业”。

灵活调整运力对冲风险:对美线运力配置进行前瞻调整,并保持全球网络灵活性,应对贸易摩擦与政策波动的连锁影响。

“在变化中主动出击,在压力中实现突破”,这是这家央企龙头交出的最生动注解。

招商局集团:以创新驱动“第三次创业”,强化出海战略纵深

2025年4月16日,招商局集团携招商轮船、招商南油、辽港股份、中国外运与招商证券五家沪市上市公司,在上交所联合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招商局集团总经理石岱在会上表示,“越是外部环境严峻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此外,在招商局集团联合业绩说明会上,来自该公司多家子公司的高管也纷纷表达了对全球局势变化的深刻认知与应对之道。

中国外运董事长张翼指出:

“目前整体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性持续增加,越是艰难时刻,越要以自身的主动性、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他表示,2025年中国外运将围绕市场导向、业务转型、科技创新与海外拓展等五大方面发力,持续构建可持续的增长动能与海外韧性。

招商南油董事长丁磊则认为:

“国际航运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关税与地缘摩擦正蔓延至整个航运链条,公司将适度控制美线运力投放,强化底线思维,提前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应对准备。”

辽港股份总经理魏明晖表示,面对原油产能变化与新能源替代趋势,公司将聚焦中转潜力增长、港口调度效率提升,稳中提质,构建应对复杂局势的港口核心能力。

而招商轮船董事会秘书孔康则从行业结构角度出发,判断:

“关税政策叠加班轮联盟格局变化,可能促成东南亚中转、转口需求持续上升,公司将加大在相关市场的航线密度和运力投放。”

这一认知,也成为招商局集团“第三次创业”的思想原点,也贯穿于五家子公司的未来规划:

招商轮船将以绿色航运与数智创新为“双轮驱动”,深化主业协同,打造世界一流航运企业;

招商南油聚焦风险抵御力提升,审慎应对成品油运力增长与地缘政治冲击;

中国外运则提出五大行动方向,包括强化海外引擎、新型承运人模式与智慧物流建设;

辽港股份将锚定“数智化 绿色化 高端化”改革目标,加大对中转市场的响应;

招商证券在战略层面全力服务国家新质生产力建设,强化金融服务能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招商局集团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在系统推动AI技术与传统航运、物流、港口及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强化集团整体抗风险韧性。

以行动稳信心:两大集团同步发力市值管理

如上,中远海运集团与招商局集团在战略层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两家公司均将“以自身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作为核心导向,全面加快全球港口与航线布局,强化精益运营与成本控制,推动“航运 港口 物流”一体化协同与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以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为抓手,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着力构建更具韧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实现在复杂环境中稳中求进、逆势增长的战略目标。

除了战略与业务层面的系统应对,如信德海事网此前报道《》,中远海运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还在资本市场信心修复与市值管理上率先出手,通过股份回购与集团协同,释放出强烈的市场信号:看好中国经济长期趋势、坚定维护上市公司价值、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

自4月7日以来,中远海运系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中远海控、中远海发、中远海能、中远海特、中远海科、海峡股份等,密集发布股份回购公告。其中,中远海控于4月8日宣布启动上限近15亿元的新一轮A股回购计划,H股同步推进,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截至目前,公司自2024年10月以来已累计回购A H股近39亿元,彰显提振市场信心的央企担当。

同一天,招商局集团也集体“出招”。招商轮船、招商港口、中国外运、辽港股份等七家公司同步公告提速股份回购,回购股份同样用于注销。招商轮船回购资金已超3.6亿元,完成进度超过八成,董事长更公开倡议加快执行,释放长期价值信号。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国资委于当日同步发声,鼓励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与增持力度,主动作为、稳定预期。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轮“集团军式”的市值管理行动,已不仅仅是应对股价波动的短期手段,而是彰显央企长期战略定力与治理能力的标志性动作。

中远海运集团与招商局集团,以切实“行动”兑现“确定性承诺”,正在资本与产业两端同步发力。

“不确定”是常态,“确定性”来自长期主义与执行力

无论是中远海控对红海局势的灵活调配,还是招商轮船对东南亚转口趋势的敏锐预判,无论是港航协同的全球拓展,还是AI在各业务线上的快速落地,背后所体现的,正是“系统性对抗不确定”的战略思想与“长期主义经营”的组织执行力。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新增长点,在波动性中培育新动能”,这是中国航运企业在全球变局中的生动写照。

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是能在不确定性中主动创造确定性的企业。

面对未来世界更加动荡的周期,真正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须不仅拥有顺风而行的能力,更要有逆风破浪的勇气与方向感。而“以自身确定性对冲不确定性”,正是中远海控与招商局集团共同为行业提供的启示与样本。

本文实际上写于4月21日之前,由于档期繁忙一直未能刊登。在4月25日早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投稿】【提供线索】【转载】请后台留言或电邮投稿,主题格式为【投稿】 文章标题,发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邮箱。

联系主编:陈洋1599851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