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坚守高中数学讲台,他是“永远的一线教师”
“我在控江中学已经教书33年了,一直在一个单位,做着普通的工作,在一线和学生直接交流接触。在一线做老师是我眼中最快乐的事。”今天(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上海市控江中学教师许敏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邀赴京参加表彰活动。
许敏的头衔有很多: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但许敏最喜欢的是“数学教师”这个简简单单的称呼。
虽然许敏是数学老师,但他并不局限于数学难题的解答,而是更强调思维的训练,强调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以此带动学生其他学科的素养。他的学生不仅在数学学科表现不俗,在物理、化学、英语等其它学科竞赛中也斩获奖项。据不完全统计,他指导的学生先后有160余人次获得全国及市级竞赛奖项。
用妙趣横生的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
“老师,这抛物线,像美丽的仙女舞动飞扬的绿色绸带。”“老师,那阿拉伯数字,宛如神情各异的一队队士兵,展示着不同的列兵布阵。”…… 听过许敏老师课的人,都会被课堂里和蔼、宽松的气氛深深感染。
1992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出于对数学学科的热爱,许敏回到母校控江中学教书。从教第一年,学校就放手让许敏担任班主任,并安排了优秀的老教师悉心带教。三年后,他带教的班级就取得全市数学竞赛团体第一名(其中五名学生满分)的佳绩。
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数理科学走进学生的心田?许敏在数学教学上有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特色。同一个年级、同一本教材,他的教案每年都会变化。不受以往的经验约束,他将每一年的教学经历,化为下一轮的教改营养,不断与时俱进,尝试更好的新方法,以适应新的学生和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
许敏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夯实基础过程中提高数学素质和学习能力;他努力探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通过挖掘数学概念深刻的内涵,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许敏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坚持师生共同探究数学问题。他用妙趣横生的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造。同时鼓励学生敢问——敢于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会问——合理猜想、缜密思维,不盲目提问题;善问——自觉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新的知识。
反对“题海战术”,给学生充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
“每次听完许老师的课,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许老师的课,不是为了学生能考140分、150分的那种模式来操练的……”在许敏的学生眼中,他的数学课一贯反对应试教育,反对题海战术;强调过程教学,深入浅出,给学生以充分理解和想像的空间。
许敏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的数学潜能得到发挥。即使学生提出错误的问题,他也不一味否定,而是热情鼓励学生找到正确的提问题方法,从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做错题时,他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地方,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取得正确的求解方法。
许敏热爱数学,更把学生视如珍宝。每发现一个好苗子,他会不遗余力地去培养。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周一次无偿给热爱数学的学生“开小灶”,甚至在寒暑假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上课。这样的课程不仅分文不收,而且还免费提供午餐。遇到学习困难生,许敏更是呕心沥血。为更有针对性地排忧解难,他经常逐题分析、逐个辅导。
他的教案连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
“许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他是我的榜样!”控江中学数学教师王伟叶是许敏的学生。受到许敏的影响,王伟叶在复旦大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数学系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到了母校,成为控江的一名数学教师。受名师的指引,王伟叶尽心尽责,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和汗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许敏已成为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感激老一辈名师的培养之恩,他主动承担传承带教责任,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无私地传给青年教师。
“在我眼中,许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谦虚低调的处事方式,从学生时代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术追求和人生观。青年教师的教案,他会将修改意见一丝不苟地写在纸上,密密麻麻,工工整整。从教案结构到其中的内容细节,甚至小到标点符号,他都会反复推敲。”学校里的年轻教师都对许敏赞许不已。
许敏积极带教校内教师,所带教的王伟叶、丁昶欣、伍杨超等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从2010年至今,许敏担任杨浦区第一、二、三届“中学数学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四十位来自区域内的初、高中的数学教师跟随他研讨、开课、听课,在他的培育下成长为一批又一批年轻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