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只剩20几天,赖清德被催交权,岛内爆发反绿潮,马英九重申两岸关系
2025年4月26日,台北凯达格兰大道被25万民众的怒吼声淹没。这场由国民党与民众党联合发起的“反独裁、反绿色恐怖”集会,成为台湾政坛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集会核心诉求直指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要求其“下台”,并计划在其就职满一周年(5月20日)时正式启动罢免程序。
关键矛盾点在于民进党自2024年“立法会”选举失利后(仅获51席,国民党52席),为夺回政治主导权,于2025年2月启动“大罢免”行动,通过司法手段对国民党成员进行“抄家式”打压,甚至搜查其办公场所。这种“以司法为政治工具”的做法,彻底激化岛内矛盾,促使蓝白阵营罕见结盟。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集会上痛斥赖清德“分裂台湾”“毁灭台湾”,并警告其“独裁真面目已暴露”。
赖清德上台后,对内以“清洗异己”巩固权力:不仅对民进党内部异议者进行整肃,更通过司法手段对在野党进行系统性打压。例如,针对民众党柯文哲及国民党的“骚扰性调查”,被舆论批评为“绿色恐怖”。前“立委”蔡正元直言:“台湾现状已甚于戒严时期。”
马英九在集会上对比其执政时期与当前的两岸关系,强调“过去八年两岸签署23项协议,而如今只剩剑拔弩张”。民进党当局不仅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更公然宣扬“两国论”,甚至将大陆称为“敌对势力”。这种挑衅性立场导致台海局势持续紧绷,台湾被推向“兵凶战危”的边缘。
赖清德为迎合美国,不惜将台积电等战略产业作为“投名状”,无条件配合美方降低关税的要求。此举被岛内学者痛批为“掏空台湾经济根基”,加剧民生困境。民众党黄国昌更在集会上怒吼:“有赖清德是台湾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