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能源死结咋解? 破电困建场景夯基建

当ChatGPT带动的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狂奔,全球产业界都在直面一个核心矛盾:支撑算力的电力从哪里来?

9月25日至26日,第十九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以“打造AI应用高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这场全球AI产业的“隐形焦虑”摆上桌面。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代表,不仅带来71条覆盖AI应用、人才、合作的前瞻性建议,更以日立能源、昕诺飞、奥特斯等企业的具体实践,与重庆共同勾勒出“破解瓶颈——落地场景——夯实基建”的AI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智慧与合作的“双向奔赴”。

痛点直击

电网升级即是“技术主权”

“AI演进的真正瓶颈不是数据或芯片,而是电力。”日立能源首席执行官沈瑞博的论断,是本次会议最具冲击力的观点之一。此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倍。

对于正加速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重庆而言,电力瓶颈已显现——当地数据中心规模年均增速超25%,若不解决电力保障问题,AI产业落地将沦为“纸上谈兵”。而日立能源给出的破局方案,已在重庆落地生根:其位于两江新区的变压器工厂,赶制的“疆电入渝”工程的14台高端换流变压器一完成交付,每年便可将新疆超过360亿千瓦时的风电、光伏绿电输送至重庆负荷中心,成为AI算力的“能源大动脉”。

更具前瞻性的是,日立能源将电网升级提升至“技术主权”高度。“能够果断推进电网现代化升级和扩容的国家,将在下一轮创新浪潮中取得领先地位。”沈瑞博透露,公司正在投资进行二期扩建工程,重点提升绿色智能变压器的产能。同时,采用数字化管理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管控,为重庆规划中的西部科学城绿色算力中心提供支撑——到2027年实现数据中心PUE值(能源使用效率)低于1.2,绿电使用率超60%,而日立能源的高压直流技术已被纳入核心供电方案。

场景落地

GenAI解锁智能照明新价值

若说电网是AI产业的“命脉”,那场景应用便是AI价值的“具象化载体”。昕诺飞全球副总裁李源带来的案例,让重庆看到了“AI+传统行业”的改造潜力——以照明为切入点,重构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重庆作为超大型城市,“两江四岸”的景观照明与老城区、产业园区的功能需求存在天然差异,传统“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已难适配。而昕诺飞的GenAI智能体,正将照明从“被动运维”升级为“主动服务城市治理”:通过分析重庆的路网特性、人流规律和碳减排目标,为不同区域定制精准方案——在道路照明场景,AI调光可实现年节电量与运维成本双降;在景观亮化场景,智能算法能匹配文旅活动需求;在办公楼宇场景,照明人流数据与暖通系统联动可优化整体能耗。

“推广AI应用,关键是让价值可量化。”李源建议重庆共建“政企研人工智能应用协作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资源,形成“需求——研发——落地”的创新闭环;同时深化“AI+照明+X”跨场景合作,如将市政路灯的环境感知数据共享给交通、文旅部门,助力交通疏导与夜间经济规划,培育“智能照明+关联产业”的新增长极。

基建托底

本土化破解产业链关键环节

AI算力爆发,最终要落到硬件基础设施上。奥特斯集团董事会成员兼首席执行官马铭天博士的分享,揭示了重庆在AI产业链中的“硬实力”——作为国内首家高端半导体封装载板制造商,奥特斯重庆基地已成为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拼图”。

自2011年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奥特斯已深耕13年。其重庆工厂生产的高端封装载板、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性能AI处理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当前正持续承接全球AI市场的增量需求。“重庆基地不仅实现了‘技术本土化’突破,更构建了深度协同的产业生态。”马铭天强调,基地凭借技术领先性与产能规模,成为奥特斯服务国内外客户的关键枢纽,也是企业全球业务的“增长极”。

马铭天透露,未来奥特斯将进一步推动AI相关产品研发本地化,优化本地供应链,“重庆是奥特斯深耕中国的战略支点,我们要在这里实现‘生产扎根’向‘创新扎根’的升级”。

从破解“电瓶颈”的电网升级,到落地场景的智能照明,再到夯实基建的半导体载板,重庆与市长国际智囊团的“双向奔赴”,不仅勾勒出一座城市的AI产业蓝图,更提供了一条光明的“破局”探索路径——在全球AI算力竞赛中,唯有找准瓶颈、锚定场景、夯实基建,才能真正实现“AI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而重庆,正沿着这条路径加速前行。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刘波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