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德林海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44%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8600万元

4月25日,德林海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4.62%,但归属净利润却出现-0.86亿元的亏损,同比大幅下滑540.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931.4万元,同比下降117.31%。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和环保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仍引发市场关注。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德林海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4.48亿元,同比增长44.62%,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业务规模上的显著提升。然而,这一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利润提升,反而出现了大幅亏损。归属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下滑540.93%,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近1亿元。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从历史数据来看,德林海的盈利能力自2020年以来持续下滑。2020年公司归属净利润为1.93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跌至-0.86亿元。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和环保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这些投入并未转化为实际的利润增长,反而加剧了亏损。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挑战

德林海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积极,特别是在数字孪生技术和清淤资源化领域。公司积极推进《全国湖库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并创新构建了基于“淤泥-蚯蚓”的生态工程资源再生系统,旨在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实现多源有机废弃物的协同处理。这些技术虽然具有前瞻性,但短期内难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此外,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也面临挑战。尽管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为3.18亿元,但订单的转化率和执行效率仍需提升。特别是在环保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德林海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压力。

政企合作与未来展望

德林海在政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5年1月,公司与无锡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签订了《蠡湖湖长工作站合作协议书》,并聘请公司董事长胡明明为蠡湖企业湖长。双方将合作探索建立“蠡湖湖长工作站”,开展水质、藻情、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监测,为蠡湖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公司还与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签订了《太湖水质水生态智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战略合作协议书》,旨在为太湖流域水生态、水环境修复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这些合作虽然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公司的亏损局面。

总体来看,德林海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仍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未来,公司需要在成本控制和订单执行效率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