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帕西尼获比亚迪数亿融资 发展触觉感知技术

帕西尼机器人在深圳地铁站落地应用。 受访者供图

4月2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人形机器人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方面获悉,其近日获得比亚迪数亿元的战略投资。

据悉,这是帕西尼第A++轮融资,也是比亚迪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最大的单笔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帕西尼在多维触觉传感技术及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的研发与量产推进。

机器人“要能摸出一块布是爱马仕

还是地摊货”  

成立于2021年的帕西尼感知科技,专注于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公司核心团队源自日本早稻田大学菅野机器人实验室,其推出的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器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成为机器人“感知觉醒”关键技术的代表之一。

帕西尼联合创始人聂相如此前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帕西尼已构建覆盖“触觉传感器—灵巧手—人形机器人”的全栈产品体系,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物流、安检及康养等场景。在聂相如看来,机器人必须掌握的触觉感知,“就是要能摸出一块布是爱马仕,还是地摊货。”

触觉感知技术正成为具身智能产业的“新基建”。据悉,触觉传感器赛道被称为机器人“感知觉醒”的关键,亦是中国35项“卡脖子”技术中高居第4位的重点难题。没有触觉传感器的支撑,机器人便无法真正像人类一样实现灵巧抓取与精细操作,最终沦为一个仅能“表演的机器”。

随着具身智能概念持续升温,触觉感知等核心零部件赛道也成为资本关注的新焦点。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国内涉及触觉感知及末端执行器相关的融资案例已超过20起,累计融资金额超30亿元。  

第一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

融资金额约35亿元  

实际上,整个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热度自今年以来显著攀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融资事件达37笔,涉及33家企业,融资金额约35亿元。其中,不乏如它石智航、千寻智能、星海图、众擎机器人等获得亿元级别投资的创企,单笔最大融资达1.2亿美元,刷新了行业纪录。

从融资企业分布来看,北京、深圳及长三角地区依旧是创业与投资的主要聚集地,企业多成立于2023年及2024年,融资轮次集中在天使轮与Pre-A阶段。除科技巨头腾讯、阿里、百度、联想等外,地方国资亦积极布局,推动地方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除本体研发企业外,机器人软件、核心零部件公司同样吸引资本青睐。中能坤域、阿米奥机器人等专注于机器人“大脑”及生态平台建设的企业获得数亿元融资,而意优科技、良质关节等零部件企业亦实现量产与批量交付,助推产业链完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