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C城,为什么会诞生“地球大炮”?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令狐小跑
制图 | 澄澈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哈
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上,隆起的吕梁山与太行山构成了山西的脊梁,令这里形成了" 两山夹一川 "的基础地形。
而夹在两山之间的桑干河、滹沱河、汾河,串联起了六大盆地,由北向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和长治盆地。这些山环水抱的盆地,正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
▼

4 月 25 日,阿来、刘慈欣、陈楸帆,王自律等作家聚首在番茄小说全民阅读月大同站,用科幻的视角解构这片土地。
在山西,你几乎可以找到华夏民族的一切文明成果。从临汾的陶寺遗址,到大同的云冈石窟,从恒山的悬空寺,到太原的晋祠、晋中的乔家大院,赋予了山西 " 中华文明博览园 " 的美称。
" 地上文物看山西 " 并无半分虚言
(图:图虫创意)▼
除了古老的历史遗迹,还有最为当代人熟知中国科幻" 第一城 " ——阳泉。
刘慈欣在这里创作了《地球大炮》《流浪地球》《三体》等国际知名的科幻文学。如今的阳泉娘子关电厂,甚至成为了全球科幻迷的 " 打卡地 "。
很多科幻迷为了看一眼三体灵感的起点
特意去山西,特意去阳泉
( 图:暗黑老炮)▼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史诗,在山西黄土地中生长起来的文学,开始反哺三晋大地,令这里的壮阔风景与历史文明,不断被世界看见。
带着历史的痕迹
通过科幻文学的走红扩大了知名度
(图:图虫创意)▼

表里山河,描绘文学底色
一个好故事的诞生,往往与其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可分割。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将杨过十六年后的再次出场,安排在了黄河北岸的风陵渡口。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被华山所阻,在潼关折向东方,而风陵渡便位于黄河东转拐角处。
古时交通不便,晋、陕、豫三省客商均要从风陵渡口乘船过黄河,因此有了" 鸡鸣一声听三省 "之说。天南海北的消息被人们以不同的口音述说,这也令风陵渡成为消息的中转站。
风陵渡与潼关隔黄河相望
曾是连接中原与西北的重要通道

风陵渡的这一地理特点,便是金庸选择此地的原因:" 这几日天候乍暖乍寒,黄河先曾解了冻,但这日北风一刮,天时骤寒,忽然下雪,河水重又凝冰。"
客店人满,天南海北的客商只能挤在大堂,两堆柴火便照亮了风陵渡的雪夜,人们围着火焰讲述各自奇闻,拼凑出了 " 神雕侠 " 十余年的传奇。可以说,如果没有风陵渡的那场雪,郭襄也就不至于" 一见杨过误终生 "了。
风靡全球的《黑神话 · 悟空》在选择故事取景地时,同样钟意于山西。在主创披露的 36 个取景地中,27 个来自山西,6 个来自山西大同,这令大同在近两年内不断出圈,跃升为文旅热门打卡城市。

大同的走红并非空穴来风。自古以来,大同盆地被视为三晋 " 锁钥 ",历经战乱 60 余次,可谓 " 兵家必争之地 "。
大同还是拓跋鲜卑的龙兴之地。北魏文明太后的改革,奠定了南北归一、隋唐盛世的王朝模式。北魏王朝还给大同带来了佛教基因,不仅留下了云冈石窟,也间接造成了大同城内的古刹荟萃。
善化寺则是保存最为完整的辽金寺庙格局
完全担得起 " 其结构遗物之伟 "

也正因这样的过往,大同成为了 " 自带史诗感 " 的城市,天然适合作为《黑神话》这样宏大叙事的背景地。
再加上山西气候干燥,降雨较少,壁画岩彩不易受潮剥落,古建筑扎堆,又保存相对较好,这在客观上,为具有厚重历史感、集结历代审美顶峰的 " 古迹扎堆 " 现象提供了必要条件。
壁上丹青,惟妙惟肖

三晋文化,熔铸故事骨血
像大同这样的好风景,不仅能为好故事提供环境背景,烘托故事氛围,其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也催生了文学的发展。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曾担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多年的阿来则觉得:黄河是一个地理现场,它的一边是丰富的人文故事。
作家阿来▼

他表示:" 从古到今,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王国在这些地方兴衰,起落。另一边是自然动物、植物、微生物,在这个地方不断地演替,不断地进化。"
而作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生长在山西的刘慈欣对于这样的地域影响,显然感触更为强烈。
刘慈欣说:" 写作不可能不带入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只要科学想象是基于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那么不管想象得多么疯狂、多么远离常识、多么空灵,肯定和现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三体》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说起中国科幻文学,阳泉是绝不可绕开的地方。作为山西代表性工业城市,阳泉见证了山西工业的变迁。这里地处桃河谷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矿与铁矿,可谓得天独厚的工业重镇。
阳泉的工业基因深嵌于城市肌理——井架勾勒的天际线与矿脉延伸的地下城,共同浸润了刘慈欣笔下的星辰宇宙,奠定了大刘的写作基调与思考方向。
▼

从《地火》、《地球大炮》、《流浪地球》直至《三体》,他的作品中处处充斥着一种山西所独有的粗犷工业美学。那些文字,与他曾在发电厂作为工程师的经历密不可分——故事中那些如巨兽一般的机器发出轰响,是属于工业文明的独特浪漫。
在《地火》中,大刘以煤矿为主题,将矿工生活、自然灾害、地下资源等元素融入故事之中,展现出的是对资源依赖型城市的思索。

而在《流浪地球》中,刘慈欣则将核心设定 " 地球发动机 " 安置在了被挖空的太行山:
车队由五十吨重巨型自卸卡车组成,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
虽然科幻文学的目光投向广宇长宙,但其根基却依旧深扎在土地中,与本土文化、历史血脉相连。
除了阳泉的工业科幻,三晋大地流传的古老神话——天地混沌,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以及三皇五帝的诸多掌故,也赋予了故事创作者以灵感。
其中," 禹分九州 " 这一上古传说,为奇幻世界观小说 " 九州系列 " 提供了想象蓝本,并在多位作家的笔下延展为如今的皇皇巨著。

而在悬疑小说《十日终焉》,虽然故事架空,充满想象力,但核心设定却取材于 " 女娲造人 " 与 " 补天 " 传说:
" 多么美妙啊!你们将与我等一起见证历史,曾经的女娲创造了人类,却在补天时化作彩虹……我们不能失去女娲,所以要创造一个女娲!有一个伟大的任务,正等着「神」去做!"
旅行与阅读:好风景让好故事被看见
读书不仅关于读书,更关于这个世界。现在,无需携带厚重的书本,只需打开番茄电子阅读,就能让眼前风景与书中故事相得益彰。
番茄阅读界面▼

世间的无穷风景被定格在文字中,而走遍万里路的过程,就是将故事里的风景解锁的过程。如今,很多书迷都开始按图索骥,以故事为攻略,打卡各地名胜。
2024 年起,番茄小说启动 " 番茄读旅季 " 项目,带着读者们走过江西龙虎山、吉林长白山、以及苏州、武汉和大同。
番茄小说邀请张菁、刘慈欣、阿来、陈楸帆、王自律等
在大同举行科幻对谈▼

长白山每年长冬飞雪多达 145 天,火山地貌则造就了群峰环抱的蓝宝石——天池。峰峦纯白、湖水碧蓝,仿佛保守着万千秘密,见证着无数别离。也就无怪乎《盗墓笔记》将 " 终极的秘密 " 与青铜门设置在此处,并以此作为吴邪与张起灵十年之约的背景环境了。
而骁骑校的小说《国士无双》,也将长白山作为故事发生地。
" 优秀的文学作品,充盈了旅人的认知和情感共鸣,扎根现实的文学作品,最后亦能反哺现实。" 骁骑校这样总结道。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根植生活大地,基于史实
让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行共伴

如今,不同文学的融合之势日趋明显,早期 " 严肃文学 " 与流行文学之间的鸿沟日渐弥合,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流行文学,其文学价值与影响力已攀上了新的高度。
在苏州,番茄小说《洞庭茶师》作者童童则分享了她 " 用一本书打开一座城 " 的创作故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现在就生活在同里、生活在苏州这片土地上。其实我现在创作的故事里,多多少少都带着我们苏州的影子。我感觉自己正在跟苏州慢慢融合,我也希望这种融合能够在更多的文学作品上呈现出来。" 童童说," 石舫‘临水不沉’的设计给了我‘悬空茶台’的想象——角色在摇晃的船上斗茶,脚下是深渊,网文读者最爱这样的张力。"
基于现实场景的创作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无独有偶,在番茄小说全民阅读月武汉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说:故事和风景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好风景肯定会产生好的故事,同时好的故事也可以促成好风景。它们会给风景叠加文化信息,促使人们看到风景外的更多东西,推动地方文旅的发展。
如今,除了丰富的网络文学之外,番茄小说平台上还有着超过 37 万出版物,每天会吸引上千万人在其中阅读,这也意味着会有上千万人在通过故事,看到背后的山脉水文、民俗风物、文化积淀。
番茄小说巅峰榜单▼

从阅读到旅行,从 " 读到 " 变为 " 看到 ",这在某种层面上实现了文化对乡土的反哺。好故事让更多好风景被看到,而当好风景被看到,新的故事也即将诞生。
当刘慈欣站在山西阳泉的大地上,黑暗苍穹将他的目光引向外星球,而脚下百亿吨煤海又将他的想象代入深邃的地底世界。《地球大炮》中,为了规避地球自转特意设计的扭曲隧道,令通过隧道的人们仿佛在地幔中摆动舞蹈。人类的想象力便从地心加速,冲向无穷宇宙。
【今日福利】
留言区分享你在番茄小说阅读的书籍,或者晒出正在使用番茄小说 app 的截图,随机抽取 10 位粉丝,送番茄小说会员,截止 5 月 6 号 12 点!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地球知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