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六成公司一季报开门红!A股韧性支撑长牛根基
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随着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披露临近尾声,A 股市场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彰显韧性与活力的成绩单。截至 4 月 25 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报,其中约六成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百余家公司增幅超 100%。这不仅勾勒出中国产业经济的复苏曲线,更折射出资本市场基本面的结构性向好趋势。
在本轮业绩增长中,消费市场复苏成为拉动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的关键引擎。在 " 双循环 " 新发展格局下,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不断提升,为上市公司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以消费电子、食品饮料等行业为例,消费者对品质、智能、健康的需求升级,推动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出创新产品,实现销售额与利润双增长。比如,主营麦片的西麦食品,一季报收入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创业板消费电子企业飞荣达,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一季度净利润增幅达 85.57%。这种市场需求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具备较强持续性与稳定性,为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如果说消费市场复苏是业绩增长的 " 稳定器 ",那么民营企业的崛起则是推动市场上行的 " 加速器 "。比亚迪、宁德时代、金山办公等知名企业,凭借深厚行业积淀与创新能力,实现 2025 年 " 开门红 ",其成功源于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效运营管理。这些民营企业的优异表现,不仅为自身赢得发展先机,更有力推动 A 股市场繁荣,充分彰显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活力与韧性。
此外,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超七成提出了诚意十足的分红方案。A 股市场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整体提升,回报股东意愿增强,对夯实投资者信心意义重大。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 4 月 25 日收盘,A500 指数 ETF 跟踪的中证 A500 指数最新市盈率仅 14.12 倍,处于近 1 年 16.95% 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 1 年 83.05% 的时间。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向好与政策红利释放,形成 " 估值修复 + 盈利驱动 " 的双重支撑,为市场注入了长期向好的核心动能。
展望未来,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改善将成为市场长期慢牛的牢固基石。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延续业绩增长;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断突破,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
但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与谨慎。年报季报披露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关键节点,可能存在少数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业绩 " 爆雷 ",甚至面临披星戴帽风险。投资者在把握市场整体向好趋势的同时,务必仔细甄别公司基本面,关注业绩风险,避免遭受不必要损失。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