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重庆“社区平安管家”陈霞:智慧治理有精度 社区服务有温度

来源:环球网

“霞姐比监控还厉害!”这是重庆市江北区文聚苑社区居民吴先生对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石马河派出所社区民警陈霞的评价,“天眼”“人脸数据库”“社区平安管家”都是大家对她的评价,而这背后是陈霞深耕文聚苑社区13年来用真心和服务的浇铸。

从厚厚的手写登记本到智能化的“实有人口管理助手”,陈霞这位善于向科技“借力”的社区女民警用创新思维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凭借独创的“索引入户”和“警网融合”工作法,在重庆市社区民警技能比武决赛获奖选手中脱颖而出。

“小系统”解决大难题

陈霞向同事介绍“房屋管理系统”

文聚苑社区有24栋高楼、近万居民,以往陈霞得背着厚重的登记册逐户敲门,手工录入再回所里转成电子数据,费时费力。为提升效率,她和同事依托公安警务平台,开发了“房屋管理系统”。入户人员不需重复登记,只需与住户核对更新索引信息即可,使信息采集效率大幅提升。

“从顶楼往下走,索引顺序和电梯动线完全一致。常住人口、租户均有标注,一目了然。”陈霞介绍说,去年升级为“实有人口管理助手”后,还能自动统计人员结构。这个最初只为便携的“小聪明”,如今已在全区推广,信息采集准确率提升至90%,真正用“小系统”解决了基层治理的“大难题”。

没有摄像头的“天眼”

陈霞用13年积累的“人脸数据库”,在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推进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中,将冷数据转化为暖服务。

2024年5月,居民吴先生搬家时将价值3000元的红酒遗忘在楼下,返回寻找时已不翼而飞。陈霞接警后,向小区保安了解到:“好像是穿藏青条纹衫的微胖老头。”

通过走访,陈霞收集到外来人口、帮子女带小孩等信息,通过与“一标三实”系统里登记的人口信息进行比对,迅速推断出目标人员。10分钟后,她在3栋顺利找到误拿红酒的邻居。“霞姐比监控还厉害!”吴先生赞叹道。

陈霞与网格员一起走访辖区独居老人

警民共治的“茶香方案”

“7栋新租客养大型犬……,幼儿园门口乱停车群众意见大…… ”每周二下午,警务室总飘着茶香。陈霞和4名网格员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笔记本上记录的社区民生百态。

“刚开始居民连门都不开,现在都喊我‘付姐’。”网格员付宗琼分享着转变。这种亲密关系源自陈霞独创的“1 1”带教法:新网格员入职首月,她必陪同走访;每栋楼物色2-3名“热心群众”;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将网格员自行维护更新的3000余条数据分类处置。

陈霞在院坝会上为社区居民讲解防诈知识

“机制是骨架,情感是血肉,只有协同共情,才能真正实现警网融合,促进群防群治工作良性循环。”陈霞说,她与网格员一起入户调解矛盾纠纷、一起推广“反诈卫士”,不仅建立了深厚情谊,也把基层治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让社区电诈发案直降70%。

“跨国锦旗”背后的“超纲服务”

“感谢中国警察!”今年初,澳大利亚夫妇Dean和郭女士送来中英双语的锦旗。原来郭母在澳期间养老金认证遇阻,陈霞跨越时差远程协助;后来办理长护险,又主动联系网格员出具证明。

类似的“超纲服务”在陈霞工作中不胜枚举:帮创业青年整理消防审批材料,为残障人士定制“无障碍办事指南”,为社区独居老人查看用药剂量等等。

陈霞与网格员到企业开展反诈宣传

“数据是冷的,但用它服务人的心必须是热的。”深夜的值班室,陈霞仍在更新系统数据。窗外南桥寺的灯火与电脑屏幕交相辉映,那些跳动的数据方格,正编织成守护万家灯火的智慧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