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零跑B01, 我终于明白它为啥能交付破万, 8月卖了5万台

最近帮朋友选 10 - 15 万的新能源轿车,几乎把市面上主流车型都试了个遍,说实话有点心累 —— 要么就是配置简单得像老款功能机,连个像样的大屏都没有;要么就是想用上点智能功能,还得额外加钱选装,动辄大几千。直到偶然坐进零跑 B01 的驾驶座,才突然有种 “找着了” 的感觉。听说这台车上市 37 天交付就破万,8 月还帮零跑在新势力里冲了销量,我抱着 “到底好在哪” 的好奇心,试驾了台 650 激光雷达版,今天就跟大家唠唠真实感受,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术语,全是日常开车能碰到的实在事儿。

先说说这台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 “不像是 10 万级的车”。之前试同价位车型时,一坐进车内,要么是硬塑料铺满中控台,要么就是屏幕小得像手机,操作还卡顿。但零跑 B01 不一样,14.6 英寸的 2.5K 中控屏一上车就很吸睛,边缘没有那种模糊的廉价感,显示效果跟我手里的高端手机差不多。而且它用的是高通骁龙 8295 芯片,之前我只在二三十万的蔚来、小鹏上见过这配置。实际用下来,同时打开导航、音乐、视频、行车记录仪,切换界面时一点不卡,滑动屏幕的跟手度也特别好,完全没有 “车机不如手机” 的落差感。

语音助手也很省心,不用每次都喊 “你好零跑”,说一句 “打开座椅通风”,大概 1 秒就能响应,就算中间插着说 “再导航到附近的充电桩”,它也能准确识别。有次我开车时想吃火锅,随口说 “找家评分高的火锅店”,它不仅列出了附近的店,还问我要不要直接导航过去,比我自己用手机搜还方便。还有个小细节特别贴心,方向盘和仪表盘是一体化设计,不管我怎么调方向盘的高低,都不会挡住仪表盘信息,像我这种 175cm 的身高,以前开有些车总觉得仪表盘被方向盘挡了一半,这个问题在零跑 B01 上完全不存在。

辅助驾驶这块,本来我对 10 万级车型没抱太大期待,没想到零跑 B01 的激光雷达版还真有点东西。加 1 万就能拿到激光雷达 + 8650 芯片的组合,算力达到 200 T O P S,跟二十万级车型的硬件水平差不多。我在京台高速上试了高速领航辅助(NOA),跟车的时候特别平顺,不会突然加速或刹车,遇到旁边车加塞,系统反应也很快,会平稳减速让行,比我见过的一些新手司机操作还稳。有次前车突然变道,系统刹车力度很足,虽然后排的零食袋掉了一地,但确实避免了追尾,当时还挺庆幸有这个功能的。

自动泊车对新手也很友好,商场地下车库的车位本来就窄,我以前停这种车位得来回倒好几次,零跑 B01 只要识别到车位,就能自己完成转向、换挡、刹车,停得比我还标准。不过城市通勤领航(CNAP)功能在复杂路口还是得自己接管,比如遇到那种没有红绿灯的小路,行人、电动车乱穿的时候,系统会提示让驾驶员控制,这点倒是挺稳妥,没有盲目追求 “全自动”。

续航是新能源车的硬指标,我借的这台 650 激光雷达版,CLTC 续航 650 公里,实际开下来表现还不错。春秋季节开空调,市区通勤能跑 580 公里左右;冬天零下几度的时候,续航会掉到 500 出头,但也够用一周不用充电;高速定速 100 公里 / 小时跑,能跑到 550 公里,甚至有次跑高速时,表显续航比 CLTC 标定的还多了一点,当时还挺惊喜的。充电速度也给力,用国网 120kW 的快充桩,从 30% 充到 80% 只要 19 分钟,差不多吃顿饭的时间,就能补 300 公里左右的续航,再也不用像以前开某些电车那样,在充电桩前等一两个小时。

用车成本也低得让人开心,我家安了家用充电桩,每度电 5 毛钱左右,折算下来每公里电费才 6 分钱,比坐地铁还便宜。我一个月大概开 1000 公里,电费也就 60 块,以前开燃油车的时候,一个月油钱至少得 500 块,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而且电车不用换机油、滤芯,保养也省了不少钱,对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来说,能省一笔是一笔。

动力和底盘表现也超出了我的预期。零跑 B01 是后置后驱布局,160 千瓦的电机,零百加速 6.5 秒,在市区开特别灵活,红绿灯起步时,轻点电门就能跟上前车,不会有 “肉” 的感觉,但也不会像有些电车那样窜得人头晕。高速上跑到 120 公里 / 小时后再加速超车,动力还很足,就是时速超过 140 公里后,电机噪音会明显变大,不过日常开很少会到这个速度,影响不大。

底盘方面,它用的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四轮独立悬挂,还有 Stellantis 集团的技术支持,听车友说调校是中欧团队一起做的,甚至有人说像 “玛莎拉蒂团队调的底盘”。实际开起来,过减速带时悬挂动作很干脆,没有多余的弹跳,车身也不会有松散的感觉,只有厚重的 “咚咚” 声,比我之前开的某些合资燃油车还稳。有次带家人去郊区玩,走了段坑坑洼洼的路,我妈说 “比家里的老帕萨特坐着还舒服”。过弯时侧倾控制也不错,下雨天在高架匝道 60 公里 / 小时过弯,车身姿态很稳,轮胎抓地力也好,方向盘回正力度刚好,不会觉得飘。

舒适性配置上,零跑 B01 也没含糊。座椅用的是竹炭纤维面料,摸着手感不错,透气性也很好,夏天坐久了不会闷汗。650 激光雷达版还有座椅通风和加热,夏天开车再也不用忍受 “一屁股汗”,冬天上车几分钟就能暖和起来,这个配置在同价位车型里真的很少见。空间表现也值得夸一夸,车身长 4770 毫米,轴距 2735 毫米,我 182cm 的朋友坐后排,还能跷二郎腿,腿部空间有两拳多。后备箱常规容积不算特别大,但有个隐藏储物格,钓鱼的折叠椅、遮阳伞这些小物件能塞进去,上面还能放两个 24 寸行李箱,空间利用率很高。

车内的小细节也很贴心,副驾驶的化妆镜带补光灯,我女朋友坐副驾时,每次补妆都夸这个灯亮,比她之前坐过的车都方便。全景天幕搭配电动遮阳帘,晴天打开遮阳帘能晒太阳,中午暴晒的时候关上,车内也不会特别热。门板和中控台用了很多软性材料包裹,摸上去质感很好,完全没有廉价感。还有个让我惊喜的点,这车的女性用户占比超过 40%,摩根粉的配色特别好看,转向手感也轻盈,低速挪车时单手就能操作,540 度影像能清楚看到周围情况,对新手女司机特别友好。

买新能源车,大家都怕车企 “跑路”,零跑在这方面倒是让人放心。根据 2024 年上半年财报,零跑已经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虽然只有 0.3 亿元,盈利规模不大,但至少说明它的商业模式跑通了,不是靠烧钱换增长。我身边有朋友买了小众品牌的电车,后来车企出问题,售后都没人管,对比下来,零跑这样能盈利的品牌,后续服务也更有保障。

不过零跑 B01 也有小缺点,比如高速上时速过 140 公里后电机噪音会变大,还有城市通勤领航在复杂路口需要手动接管,但这些问题在 10 万级价位里,也算可以接受。毕竟没有哪台车能做到 “面面俱到”,关键是看核心需求能不能满足。

试驾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零跑 B01 能上市 37 天交付破万,8 月累计交付超 5 万台了。它精准踩中了年轻人的需求 —— 预算 10 - 12 万,既要续航扎实、智能配置高,又要空间大、用车成本低。对刚工作 3 - 5 年的年轻人来说,买一台这样的车,日常通勤够用,周末带家人短途出游也没问题;对科技爱好者来说,花小钱就能体验到高阶智能配置,性价比很高;对家庭用户来说,每公里 6 分钱的电费、宽敞的后排空间,也能满足日常家用需求。

现在很多车企都在拆着卖配置,想用上好功能就得加钱,零跑 B01 却反其道而行之,把 8295 芯片、激光雷达、座椅通风加热这些配置都堆进 10 万级车型里,这种 “实诚” 确实很圈粉。如果你正在看 10 - 15 万的新能源轿车,不想为了配置多花钱,又想兼顾颜值、智能和实用性,零跑 B01 真的可以去试试。毕竟车是自己开的,好不好只有试过才知道,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被这台 10 万级的电车惊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