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人看9.3阅兵, 聊聊100型坦克上的“新能源车技术”

93阅兵陆军方队里面最让人激动不已的莫过于100型第四代坦克的首次亮相!这就是之前军迷中一直盛传的“双离谱坦克”!为啥叫“双离谱坦克”?网上有很多解释,有的说它技术离谱,性能离谱!有的说它是火力离谱,防御离谱!还有人戏称它是“这也离谱,那也离谱”!它也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无论它满身的各种主动防御设备、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各种遥测感知设备,还是全自动的炮塔和速射炮,哪里还是能叫坦克,我觉得完全就是一台在陆地驰骋的战舰!

我作为资深军迷和车评人,在100型坦克上我明显看到了这些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新能源车高速发展迭代的成果。有人肯定会说,萌哥,你把军工和汽车工业扯在一起,是不是有点牵强?非也!汽车工业从来就是军工的技术基石和实力代表。二战时,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熟悉美国的山本五十六,就曾预言日本和美国开战必败。他的论据是什么?就是当时美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了500万辆,汽车工业和生产线非常先进!最后的结果真就如他所预言。

那么在100型坦克上,我们能看到哪些熟悉的新能源车技术呢?第一,是智能驾驶辅助和自动化!一直以为,控制一台主战坦克都需要不少人的协作。前几年的好莱坞二战片【狂怒】(Fury),还有印象吧?一台美国谢尔曼坦克里足足塞了一个班的坦克兵。后来随着技术的革新,虽然人数不断缩减,但至少也需要3-4个人吧,一个车长、一个炮长,一个驾驶员等等。

但是100型坦克的成员有多少人呢?只需要2个人!一方面是因为武器的高度自动化,能让炮长一个人就能搞定比以前主战坦克种类更多的武器。而另一方面,很显然,是现在国内非常牛的智能驾驶技术,就像我们现在有高端智驾功能的车一样,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和负担。必要时,它甚至能设定目的地,自动行驶,那么驾驶员就可以腾出手脚,兼顾其它工作了。

第二个呢,传统坦克为了有保护防御性,就是是浑身装甲的大盒子,它作战时最麻烦的就是观测和对外界的感知。车前只有小小的观测窗,对外视界可想而知,想看得清楚,只能冒着炮火打开舱盖探出头来。但是在100型坦克上,这些都不是问题。首先细心的你可能注意到车首有摄像头,通过它,你在车里的大屏幕里就是全视野的真实看到车外的一切,你想象现在新车的大屏流媒体摄像头画面,就可以脑补到。

再加上它全身的大量传感器、摄影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这些东西,老看车评的人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它完全可以做到360度可视,无任何盲区和死角。你甚至想在车内屏幕上,让底盘透明,甚至车身透明,都没任何技术难度,很多新款点的越野车不都有这个功能了吗?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注意到没?100型坦克行驶时,身后完全没有99主战坦克的那种黑烟,因为它采用混合动力驱动,这对于坦克作战是非常重要的革新!

首先100型坦克大量的电子装备和全自动武器,对电能巨大的需求可想而知,传统柴油发动机加电瓶难以承担。但有混动系统的巨大的电池和发电量,这就不是问题啦。第二,现代坦克战争关键在于隐蔽。而坦克被发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首当其冲就是他那台大排量的柴油机,巨大的热量很容易被红外线感知到,俄乌战场上大多数被发现并击毁的坦克都是这么暴露的,此外,还有它巨大的轰鸣声、震动和黑烟,你想想怎么隐避?

而换用了油电混动,它可以让柴油机排量大大缩减,毫无疑问,产生的热源、振动和黑烟等可视物都会大幅降低。甚至接近敌人的时候,它可以直接关闭发动机,完全采用电驱。如猎豹般潜行攻击,可不可怕?此外,我们都知道混合动力能够大大降低燃料的消耗。对于普通汽车用户代表着省钱,对于坦克而言,则意味着大大增加它的长距离续航行驶能力。

长途高速奔袭是一个重要的坦克战术战略,二战迷应该都记得,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坦克车队在北非长途奔袭时,全身绑满了巨大油桶的臃肿身姿。而现在,我们的坦克用上了混合动力,就不再会有这样的场面。加满油,充满电,千里奔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想想就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