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预告变脸拉响“*ST”警报! 星光股份发布修正公告,去年归母净利润将由盈转亏

4 月 21 日晚间,星光股份(002076.SZ,股价 2.81 元,市值 31.17 亿元)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其在今年 1 月份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为 335 万元 ~520 万元,此次修正为预计亏损 2800 万元 ~3600 万元,2023 年同期则是亏损 1310.56 万元,这也意味着,星光股份将持续亏损。

根据公告,本次修正的主要原因有三项,主要包括参股公司回购义务所涉诉讼,导致计提预计损失约 700 万元;子公司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业务商誉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2300 万元;子公司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30 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来源于星光股份在 2024 年收购的两家子公司股权,分别在去年 6 月、10 月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目前来看,在收购当年,这两家标的公司便给上市公司带来业绩侵蚀影响。

营收小于 3 亿元且亏损,公司或被 "*ST"

3 个月前,星光股份发布了第一份 2024 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4 年利润总额为 150 万元 ~225 万元,归母净利润为 335 万元 ~520 万元,扣非净利润为 135 万元 ~200 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如今,星光股份发布更正公告,公司最新预计利润总额为亏损 2900 万元 ~3700 万元,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2800 万元 ~3600 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 2300 万元 ~3000 万元,而 2023 年,这三个项目的数据分别是 -1237.98 万元、-1310.56 万元及 -2233.23 万元。对比可见,2024 年星光股份亏损或进一步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中,星光股份并未修改此前的营业收入预计。公司预计 2024 年营业收入为 1.8 亿元 ~2 亿元,2023 年则是 1.51 亿元,同比将增长 19.34%~32.60%。

不过,收入的增长并未带来公司利润情况的改善。记者注意到,星光股份在公告中还提示,预计 2024 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 3 亿元,在披露 2024 年年度报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 "*ST" 字样)。

记者查询到,星光股份原名雪莱特,是广东佛山南海区首家民营上市公司,业务围绕 LED 展开,2021 年至今其年度营收均未能突破 3 亿元,2021 年— 2023 年分别是 1.55 亿元、1.56 亿元及 1.51 亿元。

收购不足 1 年,子公司已被计提商誉减值

此番业绩更正,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星光股份对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

记者查询了解到,2024 年,星光股份以 800 万元增资收购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量子)51% 股权,又以 1000 万元增资收购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生信息)51% 股权,并分别于 2024 年 6 月、10 月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此前增资收购元生信息的公告,元生信息 2023 年营收超过 7000 万元,但亏损也超过 2000 万元,2024 年前 5 个月也处于亏损状态。不过,该标的原控股股东承诺,元生信息 2024 年 9 月— 12 月完成合并报表内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 7000 万元,2025 年完成合并报表内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 1.5 亿元,且 2024 年 9 月— 12 月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税后净利润)不少于 300 万元。

星光量子方面,增资公告中未明确业绩承诺,但提及投资完成后,若标的公司在 2024 年或 2025 年完成 6000 万元营收业绩,则将继续获得 1500 万元投资用于技术研发及业务拓展。

根据星光股份介绍,增资收购控股权后,公司积极督促星光量子、元生信息原股东及核心骨干努力开拓业务,加强内部管理和开源节流,争取在 2024 年达成好的经营业绩。但由于公司收购股权时间较短,协同效应难以快速发挥,以及受外部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星光量子、元生信息未能在 2024 年度并表后 3 到 7 个月内扭亏为盈。

业绩修正公告发布当晚,星光股份同步发布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对子公司经营作出自愿性承诺的公告,称如星光量子、元生信息在 2025 年 1 月— 10 月累计净利润和 2025 年 1 月— 10 月累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两者孰低为负值,承诺人愿意分别以不低于 800 万元、不低于 1000 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上市公司所持对应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