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为了弄清新老怪猎哪个更好,我采访了一个“遗老”

“你知道的,我们PC猎人运气一向很好。”

虽然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繁忙,但我的中学同学、曾经的老猎人阿韬现在在《荒野》中的进度已经完全爆版,不光1.0版本的珠子和机械武器毕业,连大小金都已经收集完全,现在整日在向我吐槽卡普空更新慢。

但听到我问起他曾经的猎人生涯,他还是忍不住复述那些我听了无数遍的《P2nd G》无猫车存档和《4G》单挑百四金狮子的故事。

“我问你,你觉得怪猎是个什么游戏?”阿韬起手就给我干不会了。

“动作游戏啊,不然呢?”

“新老猎人的认知区别就在这,怪猎不是个动作游戏,它首先是个打猎游戏,或者说RPG角色扮演,然后才是动作要素,做的很好的动作要素。”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此标注“仅代表阿韬个人观点,此暴论与游民星空无关”。

“怪猎不是个动作游戏,它首先是个打猎游戏”

和许多老猎人一样,阿韬的怪猎生涯起始于PSP上的《怪猎P2nd G》,回想起入坑的故事,他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的震撼,以及一个坑货表哥的故事。

“我当时是玩我表哥的PSP嘛,我也是看这个游戏很帅就点进去玩,结果完全搞不明白。PSP按键少,《怪猎》系统又比较复杂,结果就是操作繁琐,动作要分收刀状态和持刀状态,大剑攻速超级慢,你把按键敲塌了他三秒也就出一刀,切换道具也是要用组合键,搞得很费解。”

“那你表哥没教你吗?”

“没,他只想让我帮他挖蜂蜜。看着游戏里干巴巴的文字说明,我根本搞不明白。”

说实话,我曾经为了在《怪猎:世界》之前了解这个陌生IP,而在我的3DS上浅尝了一下“最现代化的老怪猎”——《怪猎XX》,阿韬说这和PSP上的怪猎相比已经好多了,但我现在回想起那时的体验,仍然一言难尽。

“那你后来怎么就入坑了?”

“他想让我继续给他打工,肯定得教教我怎么玩。他说你得给自己想象成一个猎人,打猎前你得了解怪物的习性吧,怪物跑远了你得追踪吧,想要抓捕怪物你得找材料做陷阱吧?野外求生的东西也都要会,所以你要会烤肉,会丢染色球,能不带地图记住场景结构,还得背过怪物的换区路线。”阿韬现在都还记得他表哥让他在森丘里跑步5圈的惨状,美名其曰“拉练大回环”。

但也是从这里,阿韬开始逐渐理解为什么《怪物猎人》会有这么多除了“杀怪”以外的设定。

当然,最后把他留在这里的,还是“杀怪”的部分。后来,表哥老PSP的三角键塌掉了,重金买了个新的,旧机器也就白送给了阿韬,别扭是别扭了点,好在哥俩终于能联机了。

虽然两人也就只有寒暑假能一起玩,当时的进度也远没达到G位,但那些火龙嘴下调过药,怪鸟脚边磨过刀的经历,现在想起来,阿韬都如数家珍。

其实,不论阿韬当时对游戏的理解,还是游戏本身。那时的《怪物猎人》都和后来大众认知里的怪猎相去甚远。被新玩家认为是累赘的采集、调和等系统,阿韬都很享受。在完全不懂什么叫“动作值”“肉质吸收”“算刀”的情况下,游戏有一半的乐趣来源于对扮演的代入,另一半则来源于战胜强敌的快乐。

吃我爆桶!

可惜猎人小队并没有持续太久,后来表哥举家搬迁,只有过年能随父母回来几天,阿韬从初生牛犊,进化为了孤独的猎人。

“那哪是联机,那得算过年!”

在我的印象里,上中学的阿韬属于“富家子弟”,在班上M的同学们都还在捣鼓MP4、MP3的时候,阿韬用自己后来买的3DS站在鄙视链顶端,但代价是……想找个人联机玩《怪猎》,难如登天。

2000年代红火一时的MP4设备

现在的玩家一定会觉得,《怪猎》的“遗老”们肯定都是当年掌机一路联机玩过来的,自习课猫在教室后排,几个人偷偷挖个蜂蜜、打个水兽什么的,我不否认评论区里有不少人讲述过类似的经历,但阿韬是真的没有。

“讲真,就算当时咱班上真还有人玩怪猎,我也不会和他在课上玩。老师一抓就是俩,我还得重新再买个机器。”虽然阿韬自己当时没少被老师抓,但他还是想“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但我们当时也不是没有联机过,现在想想,那哪是联机,那得算过年!”

所谓“猎人都是会相互吸引的”,顺着传闻寻猎,阿韬当时找到了几个同校的猎人,但也仅限口头交流,经验传授。

想要联机?那费老劲了。

晚自习之后的操场和小花园是中学校园里的“法外之地”。抽烟的、吃零食的、谈恋爱的、玩《游戏王》的……但这里不属于猎人。以上几位虽惧怕教导主任的手电筒巡查,但抓住无非找家长了事,玩掌机的自带照明,目标过于明显,一旦人赃并获就是人机两空,最重要的是,大几百小时的存档也得灰飞烟灭。因此,阿韬的猎人聚会,肯德基是唯一的选择。

“我们当时可隆重了,几个人凑钱点了两份全家桶吃,和网上那些什么‘点个饮料坐一下午’根本不一样。”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纵观整个中学生涯,阿韬像这样的线下聚会一共就没约几次。因为要找周末,大伙还要住的近、有时间,更别提没几个人有手机,都靠口头约……不搞得隆重一点,都对不起这个千辛万苦。

有谁还记得这样的肯德基券?

唯一的例外是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会算是学校里的“亚文化”大爆发,趁着老师们忙着做裁判的空隙,看台上的同学们四处奔走、稀稀拉拉,打牌的、拼胶的、看动画的共襄盛举。只可惜那时的屏幕亮度令人遗憾,老猎人们只能找一个带阴影的角落,用校服蒙在头上,在字面意义上“闷头”猛玩。

像这样“东拼西凑”的猎人聚会,一直持续到上大学的时候。在那个电竞游戏遍地走的年代里,老猎人就变得更加稀少了。横跨几个专业,找几个同好,再现去肯德基联机的景象,虽然阿韬也参加过几次,但总觉得难觅中学“高压”生活下的快乐,便选择在孤独猎人的道路上越来越远,逐渐“变态”。

在征战于“任系”《怪猎》时,阿韬也没忘了他的怪猎“初恋”。再次拾起《怪猎2nd G》的他,除了被3DS“假肢”惯坏了的C手不如原来熟练以外,在猎场上像个神仙。

但这毕竟是个怪物“猎”人的游戏,到集会所上位,阿韬还是难逃猫车命运。在强迫症的驱使下,阿韬决定只要猫车就强制关掉游戏再次挑战。

最终,这份“无瑕”的游戏记录,成了他逢猎人必吹的勋章。

“非典型遗老”

随着《怪猎:世界》的发布,阿韬还是免不了成为了一个“遗老”。

“我不想挑起新老玩家之间的战争,对于我来说,新老怪猎是两种游戏,你很难放在一起比较。你可以批评现在的怪猎首发内容少、配置要求过高,但从游戏玩法来说,这是两个东西,没法一起比较”

阿韬觉得,新世代的《世界》《崛起》《荒野》三作,在理念上是对过去怪猎的延续,但战斗是经过多年变革的PlusProMax豪华版。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脑是最好的显卡,意思是你在看过去的‘马赛克’画面时,你的大脑给你补充了许多东西,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怪猎就是那种能够满足我过去想象的样子。”

拿《怪猎:荒野》来说,游戏中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风貌,人们会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演化出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阿韬说当他玩到这里,他想起了《怪猎4G》旅团猎人的故事,每个村子都根据特殊的自然环境衍生出了赖以为生的生活方式。

《怪猎4G》是第一次加入多个村庄的怪猎

但在新世代的怪猎中,过场动画和更加丰富的细节表现,用视觉弥补了过去靠大段文字描述的背景,阿韬非常享受在游戏中寻找细节和印证猜测的过程。

在战斗方面,阿韬就是一副偏“佛系”的样子了。在过去他还会死磕细节,但现在就更倾向于去玩全武器,体验各个武器的特色,再找一个打起来顺手的。

阿韬曾经也不是没有玩过TA(时间挑战),最狂热的几年也在《世界》“刷过片”,但现在,空闲时间相当受限的生活里,他更想从一个老猎人的角度来评判新设计的武器是否有趣,而不是追求时间上的极致。

但阿韬发现他自己越来越没法给出一个“足够客观”的评价。因为武器的花样太多了,每一样拿出来从入门到精通都能耍很久,每一种武器都足够爽到,打不过就用救难信号摇人,甚至有的时候,阿韬巴不得武器能“弱一点”,好让一只怪的狩猎时间能够稍微延长一些,因为“还没玩够”。

玩♂够♂了♂吗?

在说了许多游戏本身的体验之后,阿韬免不了还是要表达一些遗憾。

像是游戏帧数的问题,已经被网友声讨了一个月,阿韬虽然没少给我倒苦水,但考虑到大家看都看的眼乏,我们这里也就姑且跳过,真正让阿韬感到“往日不再”的是,能够陪他一块玩的人越来越少了。

相比网上许多怀念“面联”的声音,阿韬并不认为这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问题,而是人们彼此之间熟不熟的问题。像是救难信号这样的“路人匹配”系统,用阿韬的话来说“就当是三个NPC陪我打”,而能够和老朋友连麦打游戏,并不是“面联”的下级替代,反倒是紧张日常中,能够把老朋友们拉在一起的高光时刻。

“打了十多年怪猎,这东西对每个老猎人来说都有回不去的过去,但是我的信条是享受现在,也享受过去。”在说了一堆的高光、牢骚之后,这是阿韬最后的总结。

阿韬可能代表不了所有的老猎人,但我觉得他说得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