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元暴跌:关税与债务恐慌拷问美国资产“避风港”神话

美国总统特朗普扔出的所谓 " 对等关税 " 政策,如回旋镖一样,正中自己的软肋:债务。

本周,美国市场出现罕见一幕:面对美股巨幅波动,传统的避险资产美债和美元也不避险了。

4 月 9 日,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 4.567%,美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 5.0% 关口。一周来看,10 年期和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累涨 50.6 和 48.7 个基点。其中,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 2001 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让特朗普坐不住了。

据玉渊潭天,9 日特朗普突然服软,宣布对多国加征的关税暂停 90 天。

面对不断变脸的政策,美元也上演 " 大跳水 "。4 月 10 日,美元指数下破 100 大关,周跌幅达 2.99%。而且,本月仅过 9 个交易日,美元指数累计跌幅已达 4.21%,创 2022 年 11 月以来最大月跌幅。

美股市场也不平静,虽然三大股指在 4 月 9 日出现历史罕见的反弹,却被市场普遍视作对 " 熊市的确认 "。

股汇债动荡,映射出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更深层次的变局,则是美国资产不再被全球金融市场看好。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警告:全球金融市场正厌恶美国资产,或引发严重金融危机。

市场动荡之际,美联储官员 4 月 11 日暗示或出手。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 · 柯林斯也表示,现在如果有需要,美联储 " 绝对 " 准备在必要时提供帮助以稳定市场。

36 万亿美元债务压顶,债市 " 逼宫 " 特朗普

本周,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美债连续数日大跌,收益率创下 2001 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 避风港 " 地位正在被动摇。

截至 4 月 11 日收盘,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报 4.497%,周中一度涨至 4.567%,一周累涨 50.6 个基点,创下 2001 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美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报 4.877%,周中一度上破 5%,一周累涨 48.7 个基点。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周涨 50.6 个基点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周涨 48.7 个基点

美国前财政部长珍妮特 · 耶伦 10 日在接受 CNN 采访时表示," 高杠杆对冲基金 " 不得不抛售美债。

中金公司的研究显示,对冲基金通过 " 基差交易 " 可能积累了 1 万亿 ~1.5 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债现货持仓。

" 基差交易 " 是指利用国债现货与国债期货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策略。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进行 " 基差交易 ",成为市场脆弱性的主要来源。当国债收益率上升时,利差往往会缩小,减少获利机会或造成损失。杠杆的使用会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导致追加保证金和快速套现的需求,甚至需要通过出售债券来实现快速套现。

同时,本周美国财政部进行的国债拍卖显示出需求低迷,且债市流动性紧张。例如,在 4 月 9 日的 10 年期美债拍卖中,得标利率比预发行利率低了 3 个基点,这是历史上第二大偏离。而且,直接竞标者获配比例从 19.51% 骤降至 1.40%,创史上第三低。

但以上并非美债抛售潮的唯一原因。美国财政状况也加剧了投资者的焦虑。

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努力削减约 8000 亿美元的贸易赤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美债的收益率。因为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减少,意味着流通的美元减少,那么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现金也会减少。

特朗普对股市暴跌不以为然,但债券市场的动荡引起了他的注意。外媒报道指出,美债的剧烈抛售正是特朗普 " 服软 " 的 " 幕后推手 ",因为美债收益率的狂飙让特朗普政府的 " 化债 " 目标遭受重创。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非常希望通过美债收益率下跌来实现 " 化债 "。

美债市场是全球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每天交易额超过 1 万亿美元,被视为全球金融市场的 " 基石 "。从抵押贷款到信用卡欠款再到汽车贷款,各种债务的定价都以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为基准。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现在美国政府身背 36.7 万亿美元债务,如果利率维持在 4.5%,美国一年光利息支出,就可能会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年,美国预计有 3 万亿美元债务到期,绝大部分是短期债务。负债成本的上涨意味着特朗普 " 化债 " 的目标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美元指数下破 100,美元遭遇信任危机

除美债外,另一个避险资产——美元在不确定的政策面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由于投资者出清美国资产,转而投向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美元本周连续四日下跌。当地时间 4 月 10 日,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破 100 关口。截至 4 月 11 日收盘,美元指数报 99.80,创下2022 年 4 月以来最低水平,周跌幅达 2.99%。而且,本月仅过 9 个交易日,美元指数累计跌幅已达 4.21%,创 2022 年 11 月以来最大月跌幅。

美元指数下破 100 关口

高盛分析师 Karen Reichgott Fishman 和 Lexi Kanter 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例外论的消退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增加正在推动外汇对冲策略的转变。

德意志银行和瑞银均警告称,美元可能面临 " 信任危机 "。德银策略师 Tim Baker 在报告中指出,欧元正在成为美元的一种 " 替代品 "。

本周,欧元兑美元一度升至 1.1473,为 2022 年 2 月来新高,周涨幅达 3.63%。美元兑瑞士法郎已跌至 10 年低点,本周累跌 5.59%。美元兑日元本周累跌 2.38%。

欧元兑美元大幅上涨

有市场观点甚至认为,继 1971 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的历史转折点或在不远的将来。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陷入经济危机,通胀加剧、财政赤字扩大、大量黄金外流。为应对困局,1971 年 8 月,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在未与任何盟友协商的情况下,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同时还对美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 10% 的附加费,以确保 " 美国商品不会因不公平汇率而吃亏 "。

而这一单边举措导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紧张,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美国的失业率与通胀率持续上升。

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 Mark Haefele 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的置评邮件中称," 中期内,如果美联储比预期更快降息,以应对美国增长放缓,则美元可能持续走软。此外,不确定性也可能令部分投资者分散其长期持有且获利的美元资产敞口。"

美股大涨或只是 " 对熊市的确认 "

本周的美股市场也上演了 " 过山车 " 行情。

4 月 9 日美股大幅反弹,纳指创下有史以来的第二大单日涨幅,道指和标普 500 指数分别创下史上第六大和第三大单日涨幅。总的来看,本周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累涨 4.95%,纳指累涨 7.29%,标普 500 指数累涨 5.7%。

有分析称,反复无常的政策增加了市场波动。

若将时间轴拉长,可以发现,历史上三大股指表现最好的 6 个交易日中,大多数都发生在市场动荡期,例如 1987 年 " 黑色星期一 " 之后、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20 新冠疫情期间。 

华福国际(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CEO 洪灏 4 月 10 日上午发文指出,"回溯历史,熊市多暴涨,期间出现的史诗级单天涨幅更多是(对)熊市的确认,而非牛市的开始。"

传奇投资人、" 债券天王 " 比尔 · 格罗斯在 X 上向市场抛出灵魂拷问:" 你愿意持有价格取决于美国总统睡眠质量和反复无常的政策、且波动剧烈的美国股票吗?"

目前,衡量美股整体估值的两项关键风向标,均维持在历史高位区域。

其中,巴菲特指数,即美国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目前已达到惊人的 182.69%。这一指数由 " 股神 " 巴菲特于 2001 年提出,75% 至 90% 为合理区间,超过 120% 则表示股市被高估。

衡量大型上市公司估值核心指标的标普 500 指数市盈率目前报于 27.04 倍。而过去 5 年,平均市盈率区间为 19.34 到 24.04 倍。

美前财政部长:全球厌恶美国资产

股汇债市场的动荡背后是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担忧。

高盛近来对美国衰退的预期频频修正:

3 月 31 日,高盛将未来 12 个月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从此前的 20% 大幅提升至 35%;

4 月 6 日,衰退概率被调整为 45%;

4 月 9 日,衰退再度被提升至 65%。大约一个小时后,高盛又作废了这一预期。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 · 萨默斯 8 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或导致约 200 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 5000 美元的收入损失。

特朗普对全球秩序的破坏,几乎摧毁了投资者对美国愿意遵守其参与制定的规则的信心。

萨默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大范围抛售表明 " 全球金融市场普遍厌恶美国资产 "。他还警告称,可能出现" 完全由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严重金融危机 "。

特朗普上任不到 100 天时间就动摇了美债的 " 避风港 " 地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政治经济学教授保罗 · 德格劳韦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如果经济政策不迅速逆转,美国国债会失去其避险地位。这种地位不会很快恢复,因为美国政府被视为不可靠。"

凯雷集团全球研究主管杰森 · 托马斯对《华尔街日报》指出,近几个月来,特朗普的政策表明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将下降,美元在进出口结算中的重要性也将下降。

美股、美元和美债现在的下滑或许只是个开始。特朗普政策还在迅速削弱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 这场危机很快就结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Smead Capital Management 首席投资官 Bill Smead 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场可怕熊市的开始。"

市场动荡之际,美联储官员 4 月 11 日暗示或出手。

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称,关税与贸易是巨大不确定性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至 1%。美联储政策已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 · 柯林斯也表示,现在如果有需要,美联储 " 绝对 " 准备在必要时提供帮助以稳定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