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中西部唯一!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示范项目!

记者今日获悉,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倍特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和实战应用成效,成为中西部唯一入选的虚拟电厂示范项目。

据悉,成都高新区通过构建"政府引导 企业主体 市场运作"的创新模式,整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电厂平台。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形成虚拟电厂"规划建设-智慧运营-全域推广"全链条支持体系,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虚拟电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厂,而是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工业可调负荷等基础资源有效聚合和协同优化。虚拟电厂具备的资源聚合、整体调度等特点,让“源荷互动”成为可能,对区域强化电力保供能力、提升节能降碳水平,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这个数字化工具,可实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辅助决策,创新能源管理模式。

“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示范项目”以物联网为基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相对分散的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进行集成调控,实现了“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该项目建设一套虚拟电厂软件平台,接入区域内各类负荷及电源资源,配套建设数百套100千瓦/232千瓦时小型一体化储能柜。项目可实现250兆瓦可调资源聚合能力,最大实时响应能力可达130兆瓦。

具体来看: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在企业侧安装高精度电力采集终端,分钟级采集企业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实时感知企业需求情况,为虚拟电厂运行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功能齐备高效的虚拟电厂信息化运行平台,设置企业用能监测、弹性负荷管理、清洁能源消费等7大模块,实现对企业用电全流程、多场景的管理服务。

此外,还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宏观视角,帮助企业精准诊断并优化提升能源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平台功效的最大化。

据数据统计,通过聚合成都高新西区IC低碳产业园的光伏、储能,以及京东方、德州仪器、华为等201家企业,形成了0.92万千瓦电源侧、5.95万千瓦负荷侧的灵活可调能力。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的响应能力最大峰值达到4.65万千瓦,相当于两座小型发电厂的发电能力,已成为成都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下属可调节能力最大的子虚拟电厂之一,为成都高新区兼顾电网安全、民生用电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深化数字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虚拟电厂、工商业储能智能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瓶颈,以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持续推动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目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供图 受访单位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