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36小时内动手,巴铁向中国借钱?张口就100亿,中国必须借?
4月30日,巴基斯坦信息部长阿陶拉·塔拉突然发出预警。
他表示,在未来1-2天内,印度将对巴基斯坦发起“军事攻击”。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巴铁突然向中国狮子大开口的“借钱”,而且张嘴就是100亿人民币。
关键是“兄弟家”余粮也不多啊,100亿可不是少数目。
这钱,咱们会借吗?
“100亿”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近日,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奥朗则布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会议时,突然高调表示,中巴货币300亿互换额度“不够用”,希望将额度再提高100亿人民币。
我们姑且先不谈这100亿人民币,是否会通过“本币互换”借给巴铁用来“应急”。
关键是2025年,也就是今年,巴铁需要偿还的“到期债务”高达730亿美元。
面对巨额的到期债务,这100亿人民币也不过“杯水车薪”。
如果,这时候印巴爆发冲突会怎样?
巴铁债务将“失控”!
所以,我们这100亿一旦以“本币互换”形式借出去。
巴铁不仅短期内“无力偿还”。更关键的是巴铁后续还得“借钱还债”。如此看来,这100亿显然不能借出去。
但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这100亿,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我们要当冤大头吗?
“100亿”买的是未来
100亿元,以“本币互换”的方式借出去,我们会心疼吗?
会。
既然如此,还要借吗?
答案是,必须得借!
为什么?
一句话,这100亿买的是未来!
2025年,也就是今年的2月6日,中巴突然丢出一个“重磅消息”,那就是中巴经济走廊将迎来升级。
乍一看,不就是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嘛。
确实值得高兴,但也就这么回事,不至于如此兴高采烈吧?
恰恰相反,这件事一点都不简单。
用更加通俗的话讲,中巴经济走廊的升级,就是巴基斯坦送给中国的一份“投名状”!
经济走廊升级后,巴基斯坦的“物流基建”,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港口,很多“大工程”不能说直接交给中国,但中企大概率能拿下这些基建项目。
这些项目本身“赚不赚钱”,又或者搭进去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将成为中国打通中东的“桥头堡”。
届时,一直被各方干涉,始终停留在规划阶段的“中巴石油管道”相信很快就会落实。
那时候,源源不断的中东石油,便可以通过管道流入中国。
无形中,削弱了美国阻断海路能源通道的风险。
不止如此,在“中巴经济走廊”中,我们最看重的实际上是巴基斯坦租给我们的“巴瓜达尔港”。
该港口最大的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
不止如此,该港口还号称石油海贸线上的“黄金枢纽”。
从港口出发,向南400公里,可以进入阿拉伯海。
从港口驶出,向北400公里,则是霍尔木兹海峡。
同时,该港口虽然距离红海有点远,足有近1000公里,但却可以作为进入“红海”的中转港口。
该港口已经租赁给我们,租期为43年,2055年到期。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遗憾。
我们虽然租借了巴瓜达尔港,但这里却没有中国海军“驻扎”。
不过,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全面升级。
不仅会撬动中巴经济合作。
更会撬动中巴在军事领域的合作。
届时,中国海军进驻、协防巴瓜达尔港,将成为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一旦巴瓜达尔港成为中国海军“补给基地”与“维修港口”。
中国海军才算是在印度洋拥有“话语权”。
不然的话,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如同没有根基的浮萍。
从中巴经济走廊升级,再到巴瓜达尔港布局,以及我们要借助这条经济走廊,打通中国与中东的“陆路能源输送线”。
这一切,都需要巴基斯坦的绝对支持。
所以,印度要“动”巴基斯坦,出于“巴瓜达尔港”的重要性,美国是乐见其成的。
但对我们而言,必须“保下”巴基斯坦!
100亿“本币互换”,可以同意吗?
可以谈!巴基斯坦欠我们的300多亿债务,可以债务重组、推迟偿还吗?
同样可以谈!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比如,中巴油气管道项目,需要尽快落实。
再比如,巴基斯坦与我们深化军事合作,尤其是海军层面的深化合作。
又或者,将巴瓜达尔港的租期,续约至99年!
若这些能一个个落实,100亿借给他们又何妨?
03 莫迪“动手”的三大理由
莫迪一定会对巴基斯坦“动手”吗?
答案是:一定会。
理由有3个。
理由一:原因一,莫迪需要“搞一架”,将内部矛盾对外转移。
2024年,也就是去年2月15日,印度曼尼普尔邦爆发“流血冲突”,光是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20人。
在这之前,从2023年5月到2024年2月这段时间,类似冲突还发生过3起,其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足足死了73人。
所以,从去年2月到今年2月,曼尼普尔邦“闹独立”整整闹腾了一年。
这期间莫迪政府“软的、硬的”全都用了,但根本就压不住。
今年3月初,莫迪政府更是派出“谈判团”与曼尼普尔邦“部落团结委员会”进行和谈。
诉求就一个,希望曼尼普尔邦别再“闹腾了”!
毕竟,想“脱印”的可不止是曼尼普尔邦。
包括阿萨姆邦、那加兰邦、梅加拉雅邦、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等,他们都属于被印度“吞掉”的城邦。
这一次,由曼尼普尔邦带头“揭竿而起”,阿萨姆邦更是蠢蠢欲动。
其他几个印度城邦,则是时刻在关注这件事。
结果,谈判失败了。
莫迪威望受到了严重的“挑衅”,但莫迪对此毫无办法。
同时,莫迪还不敢轻易动用武力“压服”曼尼普尔邦。
因为曼尼普尔邦背后,与中、缅两国渊源颇深。
一旦莫迪要“动”曼尼普尔邦,中缅不会无动于衷。
届时,印度恐怕会迎来一场“缅甸式内战”。
迅速打赢了还好说,可一旦“没打赢”,莫迪的政治地位将岌岌可危。
怎么办?
答案是“祸水东引”。
莫迪要借助对巴基斯坦“动武”,将矛盾向外转嫁。
所以,这“一战”,避无可避。
理由二,印度对巴基斯坦“动武”,也是想把中国拖下水。
因为巴瓜达尔港的缘故,美国不可能庇佑巴基斯坦。
更何况以特朗普“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更不会“无偿”的帮助巴基斯坦。
再加上特朗普的“不作为”,可以作为一个“人情”卖给莫迪。
从莫迪这里,换一张“军购大单”。
所以,印度与巴基斯坦一旦动手,巴基斯坦能仰仗、求助的国家只有中国。
无论中国砸钱也好、砸装备也罢。
只要中国给巴铁“送援助”,印度就可以通过加大对巴铁的攻势,进一步将中国拉下水。
中国一旦“下水”,印度就能掉过头来,从美国那里索要“好处”。
什么好处?
莫迪最想要的好处是美国将部分武器技术与生产线放在印度。
更具体一点讲,印度想要融入美国军工产业链。
所以,莫迪一定会动巴铁,以此进一步试探中方反应。
这是“阳谋”,我们只能接招!
所以,印巴这一架避不开。
理由三,莫迪借助冲突,“摧毁”巴铁的国力、经济与民生。
印度想要凭借战争,摧毁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
因为巴铁手中也有核武器。
但是,一旦印巴冲突升级,莫迪政府就有借口,继续“拉闸、断水”,不给巴铁“放水”。
届时,巴基斯坦的农作物减产,只能全球购粮。但奈何“囊中羞涩”、外汇储备不足。
同时,巴基斯坦“水电站”无法发电,还会导致工业发展受阻,失业率攀升。
至于民生用水,更不用多说。
内忧外患之下,巴铁未必不会发生“花朵革命”。
届时,中巴合作或多出变数,而外国媒体又可以把一切“过错”,归咎于“中巴经济走廊”让巴铁负债累累。
如此一来,中国成了“背锅侠”,而巴铁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经济,近乎遭受全面重创。
届时,只要“操作得当”,莫迪会成为很多印度人眼中的“英雄”。
莫迪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加强。
我们能让莫迪如此轻松“如愿”吗?看来这100亿,还是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