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顶流出圈记④镇馆之宝变小包 增添生活新意
这款雍正窑变红釉石榴尊,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典雅高贵,有着这种特殊色彩的,全世界仅此一件。
这款,是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石榴尊蛋壳包,喜欢的话,上网、搜索、下单,你也可以拥有。不过,下单要拼手速,因为,这款包经常卖断货。
在辽宁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销售区,这款包放在货架上非常显眼,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别是小朋友。这款包设计灵感的来源,就是10后的小朋友。辽宁省博物馆文创专员孙明友说,她在博物馆里,看到很多小朋友背的包特别可爱,于是就有了设计这款包的想法。
研发用时几个月,花费十多万元,这款贝壳包在今年一月底正式推出。百元左右的价格,经济实惠,俏皮温暖的外形,抓人眼球,不出意外成为了爆款,开售就卖断货。到现在正式销售三个月,已经卖了上千个。
要想产品持续爆火,除了设计用心、质量过硬,还要及时做到更新迭代。孙明友所属的博物馆文创工作部,成立于2022年,文创人员有二十多名,他们一年能推出30多款原创产品系列。力求从文化出发,落地于生活。
既要把产品做成爆款,又要避免产品同质化,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并不容易。辽宁省博物馆文创工作部坚持做原创,除了自己部门的设计师,辽宁省博物还与50多家优秀团队合作,开展产品设计研发。目前,博物馆目前在售的文创产品种类近1500种,除了传统的办公用品、饰品、摆件,还有服饰和食品。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辽宁省博物的目标是,文创产品不能只卖给来博物馆的游客,还要销往全国。眼下,线上渠道也以开始布局。去年开始,营业额暴增,比2023年的近1500万增长了5倍还多。
从“看文物”到把“文物带回家”,文创产品正在走向更多人的书桌、衣橱、屏幕里。如何在商品背后守住文化?这场文创实验,仍在继续。
看看新闻记者: 任彬源 孟雷
编辑: 张铮
责编: 李荣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