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到地上: 大疆为啥要“下凡” 做扫地机器人?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提到大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在天空中灵活旋、拍摄绝美风景的无人机,还是在农业、测绘等领域大显身手的专业设备?这个在无人机领域几乎“一统江湖”的巨头,这两年悄悄把目光投向了我们脚下的地面——推出了扫地机器人。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大疆无人机生意风生水起,为啥要掺和扫地机器人这个“家务事”?它做的扫地机器人到底好不好用?这只“天上飞的”突然闯进“地上转的”圈子,会给我们买扫地机器人带来什么影响?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些事儿。
大疆为啥要“下凡”做扫地机器人?
其实,大疆跨界做扫地机器人,并不是一时兴起,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最关键的一点,是它手里的“技术法宝”能派上用场。玩过无人机的都知道,无人机能在天上稳稳飞着,不撞树、不坠机,靠的是一套厉害的“感知和导航系统”——就像给无人机装了一双聪明的眼睛和一个灵活的大脑,能实时“看见”周围环境,规划出最安全的飞行路线。而扫地机器人在客厅里转悠,不撞沙发腿、不卡地毯缝、能绕开孩子的玩具,靠的也是类似的本事。
大疆把无人机上那套成熟的“双目视觉”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稍微改改用到扫地机器人上,就成了别人很难比的优势。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擅长跑步的运动员,去参加竞走比赛,虽然项目不同,但核心的协调性、耐力等本事是相通的。所以对大疆来说,把天上的技术“降”到地上用,算不上从零开始,反而有先天优势。
再看看市场这块蛋糕。这些年,大家对“解放双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扫地机器人成了很多家庭的“新宠”。有数据显示,光是咱们国内,每年扫地机器人的销量就有好几百万台,而且还在往上涨。但无人机市场呢?虽然大疆仍是老大,但增长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市场也渐渐趋于饱和。对大疆来说,与其在无人机市场“吃老本”,不如去智能家居这个热闹的新赛道试试水,多开辟一条赚钱的路子。
还有一点,是品牌的“信任度”在帮忙。这么多年来,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攒下了不错的口碑——大家提到大疆,就觉得“技术硬、质量好”。这种信任感很容易延伸到它的新产品上。就像我们买手机,要是一个一直做高端手机的品牌出了平板电脑,很多人会想:“它做手机那么好,平板应该也差不了”。大疆做扫地机器人,也沾了这个光。
大疆的扫地机器人,到底好不好用?
说了这么多大疆为啥要做,那它的扫地机器人实际用起来怎么样?咱们从普通用户最关心的几个点来看。
首先是“不撞墙、不迷路”的本事。这可是扫地机器人的“基本功”。不少人用过扫地机器人都吐槽:“它要么像个愣头青,一下就撞到柜子上;要么在原地打圈圈,半天扫不完一个房间”。但大疆的扫地机器人,因为用了和无人机同源的导航技术,在这方面表现很亮眼。
它的“眼睛”是两个高清摄像头,就像人的双眼一样,能精准判断出前面的障碍物离自己有多远、是什么形状。比如看到地上有一双拖鞋,它不会直接冲过去,而是会提前绕开;遇到桌腿、椅子腿,也能灵活地“拐个弯”。有人做过测试,把各种小物件——孩子的积木、女士的发圈、宠物的玩具——扔在地上,大疆的扫地机器人基本上都能避开,很少出现“卡壳”或者“硬碰硬”的情况。规划路线也很聪明,能把家里的地图画得清清楚楚,不会东扫一块西扫一块,效率比不少同类产品高得多。
其次是“扫得干不干净”。这才是扫地机器人的“本职工作”。大疆在这方面也没掉链子。它的吸力做得挺强,地板上的饼干渣、猫毛、灰尘,基本一遍就能吸干净。最让人惊喜的是对付地毯,它能自动识别地毯材质,然后把吸力调到最大,把藏在地毯缝隙里的灰尘也吸出来。拖地方面也能做到200天免维护、热水高温冲洗、四路高压水清洁和12N拖布下压式清洁,从参数来看还是相当有诚意的。
它的柔性双机械臂边刷和双悬臂滚刷设计也挺贴心。边刷收放自如能把墙角、家具旁边的灰尘“扫”到主刷下面,不会留下死角;滚刷两个独立电机驱动,不缠绕毛发更省心。
最后是“用起来方不方便”。现在的人买智能家居,就图个省心。大疆的扫地机器人在这方面也考虑得很周到。手机上装个APP,就能远程控制它——上班的时候让它在家扫地,下班回家就能踩在干干净净的地板上。APP里还能看到它画的家里地图,想让它重点扫卧室,或者别扫刚铺了地毯的客厅,点几下就行。
大疆来了,对扫地机器人市场有啥影响?
大疆这个“门外汉”一进来,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还真有点“变天”的意思。
最直接的是“技术内卷”更厉害了。以前,很多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在导航避障上做得马马虎虎,大家比拼的更多是“吸力大不大”“能不能拖地”。但大疆带着无人机的技术优势一亮相,相当于给行业立了个新标杆——原来扫地机器人还能这么“聪明”。
这一下,其他品牌坐不住了。大家积极竞争,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可是好事——以前花五千块才能买到的“聪明”扫地机器人,现在可能三千多就能买到了,选择也更多了。
市场格局也悄悄在变。以前,大家买扫地机器人,可能优先想到的是老牌子。但大疆凭借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估计很快就站稳了脚跟。这也给其他品牌提了个醒:光靠“老牌子”的名声不行了,得真真切切拿出好技术、好产品才行。
还有一点,是让更多人开始相信“扫地机器人真的有用”。以前,有些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持怀疑态度,觉得“不如自己扫得干净”“笨得很,净添乱”。但大疆作为一个“技术权威”式的品牌,推出扫地机器人本身,就给这个产品品类“正了名”。很多人会想:“连大疆都做扫地机器人了,说明这东西确实有技术含量,值得买”。这种观念的转变,让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的盘子变得更大了。
结语:不止是“扫得干净”,更是“活得聪明”
说到底,大疆做扫地机器人,不是心血来潮的跨界玩票,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技术平移”。它把在天上练了十几年的“感知和智能”本事,用到了地上的家务场景里,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至于它能不能在扫地机器人市场像在无人机领域那样“独霸一方”,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大疆这个“搅局者”,整个行业会进步得更快,我们普通消费者也能更快用上更聪明、更好用、更实惠的扫地机器人。
毕竟,科技的进步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吗?从天上的无人机帮我们记录世界,到地上的扫地机器人帮我们打理家务,大疆的这步棋,其实是把“智能”从远方拉到了我们身边的日常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扫地机器人的期待,就不只是“扫得干净”,而是“能懂我想扫哪里”“能自己处理各种麻烦”——而大疆,很可能就是推动这一天到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