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铜梁:以大地为课堂 开启龙乡农耕文化新体验

重庆首座沉浸式农耕文化体验地标——丘田间耕地保护科普基地于4月30日正式开园。这座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与铜梁区安居镇共同打造的320亩田园综合体,位于安居镇龙兴村,正以“土地整治 ”的创新模式,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丘田间耕地保护科普基地是集田园风光、科普研学、农事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基地创新构建“1核6区N业态”空间格局,室外八大体验区中,既有春播秋收的农事课堂,也有寓教于乐的科普乐园。

当城市孩子手握秧苗体验插秧竞技,当“地类蹲”游戏揭开土地分类的奥秘,人们在躬耕陇亩间读懂“饭碗田”的深刻含义。今年下半年即将建成开放的农耕博物馆,将以丰富展陈,跨越六个历史时期讲述华夏大地农耕文明的历史与发展。

30日的开园现场变身农耕嘉年华,来自安居镇13个村的村民开展插秧比赛,欢声笑语交织构成田野交响曲;由村民自主运营的市集瓜果飘香,安居特色小吃与非遗手作相映成趣;研学团队穿梭于生态农场和耕地保护摄影展之间,传统课堂延伸到充满生机的田野。

同期开幕的重庆耕地保护文化展,通过耕地保护图文展览、知识科普、互动体验等形式,系统介绍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及耕地保护实践措施,引导社会公众深刻理解耕地保护的核心内涵,提升全社会珍爱耕地资源的意识。

“以后游客们来到安居,在参观古城、游览涪江之外,又多了一个回归自然,感受春耕秋收的好地方。”安居镇琵琶村综合服务专干周凤说,“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农业的进步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探索。我们青年要接过这份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基地当天还获“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耕地保护野外科普实践站”“重庆市地质学会健康地质实践基地”和“铜梁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授牌,未来将进一步发挥重庆耕地保护科普阵地作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耕地保护科普活动。这种“研究院 合作社 农户”的三方共建模式,既保障了村民土地流转收益,更创造出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乡村振兴的果实真正甜到百姓心里。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个文旅项目,更是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操作系统。”丘田间耕地保护科普基地运行负责人李妍均介绍,通过土地整治激活沉睡资源,引入现代农业科技提升亩产效益,配套文旅体验延伸产业链条,这种全链条赋能模式已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增长,预计年接待研学游客超5万人次。(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