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年《山花》的变与不变

诚者,天之道也

——2025年《山花》的变与不变

李寂荡

2025年,《山花》的装帧设计进行了创新,封面用白底、几何图案,简洁大气、具有现代感,较有辨识度;排版也更注重阅读的舒适性,合理运用字体、字号和留白;在纸张选择上,内页采用铜版纸,封面及彩页采用超感纸——刊登艺术作品,效果好,提升杂志的质感。

“视觉人文”一直是《山花》的特色,《山花》是双重文本,以文学为主体,同时刊发视觉艺术作品。今年继续加大力度,用六页彩页来刊登视觉艺术作品,内页还有几十幅黑白作品。计划推出更具有鲜明特性的、风格各异的作品,第一期推出了中国先锋艺术家方力钧的新作,第四期,刊登了庞茂琨的人物油画。同时,今年也继续和贵州美术馆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在杂志上举办线上画展,同时筹备线下的美术作品展。《山花》是国内唯一一家与美术馆合作开展此类活动的文学杂志,过往曾邀请知名策展人、主持人参与,如岛子、王林等。

从第四期起,杂志将开办“锋芒:十二家”小说栏目。该栏目旨在挖掘和推出当前文坛有潜力的新锐小说家,这些作家是有实力、有潜力、被看好的,有望逐步成长为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包含一篇小说、一篇评论、一篇创作谈,第四期首推出了邹谨忆短篇《鼠妇》,故事以“鼠妇”(潮虫)为喻,指向底层人物如潮虫般在夹缝中求生的脆弱与顽强。作者通过陈娭毑一家经营粉面铺的日常,编织出一张复杂的人性之网:陈娭毑家某天迎来侄儿一家人的“算账”,引发出一家人的残酷往事,陈娭毑的坚韧与偏执、其夫陈嗲嗲的懦弱与爆发、女儿的隐忍、儿子陈海峰的道德污点,以及亲戚间的利益撕扯,共同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社会众生相。小说语言充满烟火气,方言与口语的运用赋予人物真实血肉,直击市井生活的粗粝内核。结尾陈嗲嗲的爆发与陈娭毑对鼠妇的凝视,形成强烈反差,既凸显了压抑后的宣泄,也暗示了困境的循环无解。小说的“谈判”场面写得非常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是一篇构思和文笔兼备的佳作、力作。

“三叶草”作为《山花》的品牌栏目将继续保留,该栏目涵盖小说、诗歌、随笔和散文三种文体,展现一个作家或诗人多方面的写作才能,作者入选该栏目的挑战主要在小说和诗歌的水准。今年第一期推出了荣荣的作品,小说《如何》以绝症为引,细腻刻画中年女性王美丽面对生死时的心理震荡与自我觉醒。作者通过琐碎日常与回忆交织,展现婚姻中的疏离、自卑与隐痛,笔触冷静克制,却暗涌悲凉,结尾的开放式处理,留下对生命意义的余思;散文《大青海里的小点滴》以游记为形,文化为核,将青海的风物、历史、民俗娓娓道来,从宏觉寺的汉藏交融到拉面的四千年渊源,从彩陶的远古回响到班彦村的脱贫印记,既有知识性又不失趣味;诗歌《当时潮涌,如今潮息》以时间与记忆为轴,用碎片意象构建个体的存在之思,语言凝练,意象跳跃,在虚实间叩问自我与世界的关联。三篇作品统一于对生命、文化、时间的深度凝视,共同构成“三叶草”栏目的多元文学生态,既有现实的重量,亦有诗意的轻盈。

《山花》既重视名家作品,也非常注重对新人的扶持。名家凭借其名人效应,能为杂志带来一定的号召力;而新人作为文学新的生长点,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带来新的语言风格、表达视角,展现不一样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我们开设的“开端季”栏目,主要推出新人作品,其中不乏新人的处女作。这些作品虽出自新人之手,但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新人新气象,年轻的作者会带来不一样的话语方式、生活经验,以及价值诉求,而且他们写作态度极为认真,饱含激情,也拥有一些特殊的写作资源。

《山花》杂志以贵州为根基,面向全国,甚至关注全球的汉语写作。我们向来关注海外作家,如日本、欧洲、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华裔、华人作家的文学创作。去年曾推出“海外华人小辑”,今年也将不定期地展示海外作家的作品。期望通过展示海外汉语创作,与国内汉语创作形成对比,促进彼此的相互启发与互动,进而使全球汉语写作的版图更加完整。

诗歌栏目“诗人自选”是《山花》的一个重点,每期推出的诗人不多,四到六位,每位诗人给予的篇幅较大,有的是长诗,其他刊物很少采纳的篇幅,现在的诗歌写“日常”,但我们强调在“日常”中要见到“非常”,表达方式上尽量有陌生感。“译记”栏目也是《山花》的特色,刊发关于新译著的前言或后语,或札记评述。现代汉语文学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发生、发展的,外国文学一直对汉语写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这个栏目旨在第一时间介绍即将出版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以期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并与我们当下的写作发生关系。小说方面,《山花》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强调小说语言的质感,相比之下,对故事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散文板块,倾向于刊发篇幅较长的作品,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对情感和思想有深入的表达;评论栏目曾是《山花》的重点栏目,可现在我们很少发评论,如发,倾向于对文学现象、文化现象、文学思潮的评论,而很少发当下作家、作品的评论——也只能说,尽量做到少发。对当下作家、作品的评论,不少是“应景式”的,表扬式的,很夸张,评论与所评的作家和作品的实际状况差距甚大;而有的所谓的“酷评”,断章取义,上纲上线,哗众取宠,也是不客观。

整体而言,《山花》杂志在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体中,都着重强调文本细节的重要性,认为作家的才华与想象力更多体现在细节上,希望文本有丰富、生动、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反对陈旧、空洞的文字,倡导真诚写作,言之有物,即便虚构,也能呈现出生命真实的存在状态,“修辞立其诚”。

文学最重要的是两个向度:生命向度和审美向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呈现的,或者说揭示的是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秘密,“我手写我心”,在面具化生存的背景下,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的语境下,在机器越来越像人、人越来越机器的趋势下,张扬人的原始生命力,“初心”不忘,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山花》计划于今年5月中旬在夜郎故都贵州赫章举办第五届山花文学奖。此次文学奖设置10个获奖名额,每位获奖者将获得税后3万元奖金,奖项涵盖多种文学体裁。同时,我们也在筹备“第三届名家走珍酒采风创作活动”,该活动在助力贵州酒文化宣传的同时,也体现了刊物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

(作者系《山花》杂志主编、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