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法院深耕“和合善治”新路径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王淑颖 张梦瑶

在“和合文化”发源地浙江天台,一场司法创新实践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生力量。4月23日下午,“和合善治、平安台州”主题宣传报道采风团来到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人民法院,沉浸式体验“和合善治”理念破题社会治理难题、“和合”智慧融入现代司法的生动实践。

诉前调解,用心用情巧解千千结

2024年4月以来,该县法院探索法官团队靠前指导和合调解助力为两翼的立审执破全流程矛盾化解体系。聘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法官等调解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参与诉讼前纠纷调解。同时,抽调优秀法官及法官助理成立工作专班,在复杂法律关系界定、证据认定规则、委托鉴定等方面为诉前调解提供专业指导,提高诉前化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项女士与丈夫结婚二十余年,育有一子,儿子正在攻读研究生。近年来,因家庭琐事、子女教育等问题,双方矛盾不断升级,项女士认为丈夫“三不管”,不管家里、不管孩子、不管开支,到法院起诉离婚。承办法官发现,项女士虽然对丈夫存在较大不满情绪,但一提起儿子,言语中就流露出慈爱之情,也认可丈夫对儿子的父爱。法官敏锐地意识到,矛盾的产生是因为双方沟通存在较大的障碍。为挽救这个家庭,法官从亲情入手,组织调解团一起劝导项女士,最终,项女士表示愿意再给双方一次机会,后撤回了起诉。

近年来,该法院在家事审判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注重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化解家事纠纷。2024年4月以来,共分流调解案件8960件,2024年天台县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0.98%、降幅全省前列。

先行先试个债清理,助力重塑社会信心

个人破产制度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院探索“立转破”的受理模式,即在债务刚爆发时便引导债务人申请,在不违反债务人的身份资格条件及非法债务的情况下一律受理。

朱某某因经营不善共负债800余万。2021年以来,共有15件以朱某某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其中3件已经进入执行。如果没有个人债务清理,这15个案件会陆续进入执行参与分配,即使处置完财产,朱某某仍无法解脱。2022年2月,预立案审查小组发现朱某某符合个债清理条件,便引导其申请个债清理。经过调查,朱某某目前54岁,主要财产为一套住房和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经过努力,最终促成当事人之间达成处置完财产后放弃剩余债务的方案,清偿率达54.3%。

早在2012年,该法院在审理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便探索将企业与企业家财产一并处理,该案也是全省最早探索企业与个人合并破产案例。此后,该法院立足天台“老百姓经济”活跃的特点,借助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载体,重点探索经营者个人债务清理,向社会传递“个人可破产、可重整、更可再创业”的破产保护理念,成为浙江省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县。

此外,该院创设诚信审查程序,构建以财产申报为核心的“正向审查”、以财产调查为核心的“反向审查”、以诚信听证为兜底的“社会审查”,多维度搭建债务人诚信评分模型,释放“民主+法治”叠加效应。

据悉,该法院个债清理试点以来,已累计受理案件602件,审结456件,涉债权人5000余人次,受理审结数连续4年全省第一,相关做法入选全国依法治国办典型案例、营商环境“微改革”省级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