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就能上 C 级? 零跑 C01 用配置硬刚合资 30 万级
其实,我最初考虑零跑C01,纯粹是因为家里需要一台空间大、用起来省心、配置跟得上的纯电轿车。预算有限,也没想着追求什么噱头。后来试驾、静态体验几次,慢慢发现这车不少细节确实挺对家用需求的。回头想想,一个普通家庭选车,无非就是外观顺眼、坐着舒服、空间够用、配置实在,日常用得顺手最重要,所以这里从我的真实体验,把零跑C01部分细细聊聊。
外观上,零跑C01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顺眼耐看。你不会觉得它特别张扬,也没有那些未来感过头的线条,属于那种越看越舒服的类型。前脸封闭式格栅现在新能源车用得多,这车在设计上挺克制,细节很细腻,不会让人觉得死板。贯穿式LED灯带是当下流行的风格,晚上亮起来确实挺有辨识度,星环大灯的造型也加分不少。每次晚上下班回到小区停车场,远远一看,还真能一眼认出自己家的车。雨天开车的时候,封闭格栅还能挡住不少泥水,实际用起来比传统格栅要省事一些。
侧面来看,我觉得溜背造型很好看,线条流畅但没有那种“大溜背”带来的压迫感。我身高176cm,以前开SUV觉得头部容易顶着,C01的车顶线条和车内空间配合得好,坐进去一点不压抑。隐藏式门把手算是新能源车的小亮点,正常状态下跟车身融为一体,解锁或轻轻一推就弹出来,平时看着挺简洁,摸起来也有些科技感。有个小细节,我冬天开车前会习惯检查一下门把手,尤其遇上结冰天,提前确认能不能正常弹出,实际遇到问题的概率不大,但养成习惯更放心。
车尾部分,设计上属于耐看型。贯穿式尾灯线条很简单,白天不突兀,晚上点亮挺有识别度。那个微微上翘的小鸭尾,看着有点运动感,但整体气质还是偏稳重,家用很合适。无框车门算是这台车外观里让我觉得惊喜的地方。10万出头的车做到无框,平时开关门的质感比很多传统车都好,听着那一声“咔哒”特别有高级感。刚提车时我还担心密封性和风噪,尤其高速时会不会漏风。后来跑了几次高速,感觉风噪控制跟常规家轿差不多,厂家在密封工艺上下了功夫。整体来说,C01的外观不会让人觉得过时,也不追求花哨,耐看、顺眼、细节实用,家用来说很合胃口。
对比同价位热门车型,优势更是明显。小鹏 MONA M03 轴距为 2815mm,后排坐满三人时,空间明显局促,乘客几乎没有多余的伸展空间;传统燃油车标杆凯美瑞,轴距 2825mm,在腿部空间方面同样不及零跑 C01。某种程度上,零跑 C01 的乘坐体验已越级接近奥迪 A4L(轴距 2908mm) ,为家庭出行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环境。
说到内饰,第一次拉开车门进去,没有那种“塑料感”,反而觉得挺温馨。摸到的地方多是软材料包裹,即便是门板、仪表台,也是大面积软包,细节处还能看到缝线。方向盘手感厚实,有点像高一档次的合资车。座椅我选的是带Nappa真皮的版本,这个皮质比很多同价位车型要软,整个人坐进去有支撑感,长途开车腰背不会觉得累。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功能很实在,别看这个功能简单,南方夏天暴晒,开车前打开通风,五分钟左右座椅就凉下来,确实比燃油车舒服多了。方向盘加热、主驾记忆调节这类功能在用车时慢慢会觉得很贴心。
车内用料方面,像麂皮绒和环保皮这类覆盖面积挺大,手感细腻,不容易脏。晚上开车最喜欢的就是64色氛围灯,亮度和颜色可调,既不刺眼又能营造氛围,有时候带家人夜间出行,孩子都觉得很新鲜。中控屏幕是车内科技感的核心配置,2.5K分辨率,显示细腻,屏幕大、反应快,用的是高通的8155芯片,操作起来不卡顿。日常用导航、语音助手、听歌,响应都很灵敏。屏幕支持一分为二,左边控制车辆功能,右边娱乐系统,互不干扰。副驾用平板追剧、主驾操作导航互不干涉,实用性强。车机自带的应用也比较丰富,像听音乐、刷新闻这些都能装。
空间是我选C01最放心的一点。2930mm的轴距,车内空间确实宽敞。我身高176cm,调好驾驶位后,头部还有一拳空间,腿部也能自由伸展。副驾空间就是正常家用车的表现。后排空间更让我满意,无论是膝盖前方还是头部都很宽裕,就算是我和朋友三个人坐后排,腿可以随意交叉,长时间乘坐不觉得局促。纯电平台带来的纯平地台很实用,后排中间乘客不用像以前燃油车那样蜷着腿,大人小孩都能舒展地坐好。
再聊聊纯电版的实际感受。我们家在广州,日常通勤+偶尔周边城市出差是主要用车场景,单程最多也就100公里左右。C01纯电版的625km官方续航数据其实只是个参考,我一开始也没报太大希望,毕竟工况和实际总有差距。但提车两个月后,四季都体验了下,发现续航表现比预想的靠谱。比如广州到深圳单程180公里,往返一次不充电绰绰有余。平常一周上5天班,偶尔带家人自驾佛山、珠海,充一次电能用5-6天,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有续航焦虑。
用下来,续航衰减主要体现在冬天。去年元旦有过一波低温,气温最低到-5°C,特意做了次极端测试:一箱电从家出发,绕市区+快速路+近郊,开了将近470公里,还剩下11%的电。换算下来,和春秋季节相比,续航大约打了七五折出头,衰减率不到25%。这种表现比我原以为的要好一些,特别是比身边朋友开的一些老款纯电车要省心不少。只要出门前算好路线,预留三四十公里的余量,基本不用担心半路趴窝。还有个细节,冬天开空调确实影响续航,尤其是制热模式,开久了掉电快。夏天开冷气影响就没那么明显,基本属于正常范围。
补能体验方面,C01纯电版支持180kW快充,这点用起来蛮顺手。插上快充桩,30分钟能补进400公里续航。实际操作时,从20%充到80%,大概半小时多一点就搞定。广州城市快充桩越来越多,出差、逛商场、甚至去公园遛娃,都能顺路补电。家用桩的话,我家楼下装了一个,充满一箱电大约8个小时,晚上睡觉前插上,早上起来就能用满电。对于上班族来说,养成“随用随充”的习惯,比加油还方便。偶尔周末全家长途自驾,比如广州到清远、韶关,全程也没遇到过充电排队或者找不到桩的困扰。
再说增程版,我也专门去店里试驾加深了了解。增程这个东西其实挺适合“既要又要”的用户,比如偶尔跑长途但又想主要用电的人。C01增程版用的是1.5L四缸发动机做增程器,不直接驱动车轮,主要给电池发电。体验下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不怕里程焦虑。我有朋友就选了增程版,上下班50公里纯电通勤,每周只需要充一次电,完全不烧油。偶尔他从广州开到长沙、杭州出差,提前加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到1200多公里,基本等于油车体验,完全不用担心路上找不到充电站。
纯电续航这一块,官方标316km,实测广州气温下(20多度),城区+郊区混合开,能跑到280-300公里,和宣传差距不大。如果只用油跑,馈电油耗也不高,试驾时仪表盘显示4.9L/100km,和主流A级油车差不多。关键在于,它电驱为主,油耗波动小,市区、国道、环城路都挺省。以现在的油价算一算,每公里成本比传统油车省小三成。对于短途通勤的用户来说,基本可以实现“油箱常满”,有电用电,没电用油,真正做到两头都不耽误。
纯电和增程两种驱动体验下来,其实各有各的适应场景。纯电用户日常城市、短距离为主,家里有充电条件那是最舒服的,经济性和安静舒适感都很突出。增程版则更像是给没有固定充电桩,或者常有长途出行的用户准备的,实用主义一点,续航灵活,出行更自由。
再说说动力,C01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平顺中带劲”。普通后驱动力,日常通勤、偶尔高速巡航都很合适,加速足够但不会窜得慌。最有意思的是四驱高性能版,最大输出400kW,扭矩720N·m,百公里加速官方3.66秒。我试驾了一下,动力爆发确实有点吓人,一脚下去贴背感十足,城市道路完全用不上,但高速超车、偶尔体验下运动驾驶还真挺有乐趣。更重要的是,动力系统用的是油冷电驱,最大转速16000rpm,标称寿命100万公里,这种技术参数听起来有点“遥远”,但实际用起来的确安静、平顺,没有那种急加速下的杂音。
总的来说,零跑C01的动态体验无论是纯电还是增程,都很符合家用车的务实定位。纯电版适合有固定充电条件、主要城市通勤的用户,续航和动力都很扎实;增程版更适合经常中长途、对续航有极高要求的家庭,经济灵活,省钱省心。动力响应快,驾驶平顺,智能辅助到位,日常用车体验值得肯定。作为普通消费者,买车前试驾一圈,结合自己实际需求,大概率会和我一样,对它的表现觉得“安心、顺手”。如果你同样关注新能源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零跑C01确实值得认真体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