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到2027年 全市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商业航天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15日,由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大会举行。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行动计划》明确,到 2027年,全市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掌握卫星平台及载荷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卫星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北斗规模应用成效突出,卫星应用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强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商业航天标杆城市,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区域一流的商业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和产业生态新高地。

——打造商业航天国家战略承载区。抢抓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建设机遇,依托国家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争取星网、北斗、高分等重大项目在蓉落地,持续提升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

——打造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先行区。服务国家商业航天发展大局,加速建设空间基础设施,打造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并形成运营能力,落地卫星地面测运控中心、运营服务平台,同步完善地面站网配套。

——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研制200颗商业卫星能力,建设 5 个以上商业航天特色产业园区。2027 年,全市商业航天领域链主企业达到 7 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0家以上,上市企业达到 12 家以上。

——打造商业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持续加强。2027 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 14 个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8 项以上,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省级、行业、地方标准 10 个以上。

——打造成效显著的应用场景示范区。商业航天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全面赋能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大众生活。2027 年,全市开发新产品达到400个以上,打造创新应用场景70个以上,评选可供全国推广的应用场景示范案例14个以上。商业航天高端人才、金融资本、中介机构、数据要素等资源加速集聚。2027年,全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突破35人,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机构数量突破30家,全市投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

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从实施重大战略牵引工程、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实施强链补链提能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实施应用场景加速行动、实施要素共享共用行动、实施产业生态优化行动、实施区域协作共赢行动八个方面给出了重点任务。《行动计划》围绕商业航天发展目标,面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机制,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产业提能升级,加速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拓展应用场景,促进要素资源共享,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推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