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敌人”已定,与中俄无关,万斯直接点名,25国开始求和
最近欧洲政坛炸开了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前脚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要跟美国谈关税,后脚就被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打脸。这位美国政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欧洲最大的敌人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中国,而是你们自己的无能!这话像一把刀捅进欧盟的心脏,让原本就不太平的美欧关系雪上加霜。
事情的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欧盟加征20%的关税。这招直接戳中欧洲的痛处——德国汽车、法国葡萄酒、意大利皮具这些欧洲经济的支柱产业,瞬间面临灭顶之灾。冯德莱恩虽然嘴上强硬,说要跟美国“对等反制”,但欧盟内部早已经乱成一锅粥。27个成员国里,居然有25个跳出来反对强硬对抗,西班牙和意大利更是带头呼吁“求和”。这种关键时刻集体掉链子的表现,把欧洲的虚弱暴露得淋漓尽致。
万斯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欧洲这些年确实在自掘坟墓:敞开国门接收数百万难民,结果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防预算常年在GDP的1%左右徘徊,连美国军费的零头都不到;更离谱的是,一边高喊“反俄”口号,一边偷偷从俄罗斯买天然气。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让欧洲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像个笑话。而万斯的真实目的,是要撕开欧洲领导层的遮羞布,把民众的不满引向欧盟官僚体系。毕竟,一个四分五裂的欧洲,才是美国最想看到的。
美国的手段远不止舆论攻击这么简单。从马斯克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到万斯为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鸣不平,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这些极右翼势力上台后,必然会推行更激进的反移民、反欧盟政策,进一步撕裂欧洲社会。而美国则可以打着“调解人”的旗号,名正言顺地介入欧洲事务。这种“扶持代理人”的把戏,美国在中东、拉美已经玩得炉火纯青,现在又搬到了欧洲。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欧洲的反应堪称“魔幻现实主义”。法德两国还在硬撑,马克龙和朔尔茨嚷嚷着要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可西班牙和意大利却忙着给特朗普递橄榄枝。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甚至公开说“贸易战会让其他国家渔翁得利”,这话背后的潜台词再清楚不过:宁可牺牲欧洲整体利益,也要保住自己的饭碗。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让欧盟的统一战线彻底崩盘。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打压欧洲,一边还在背后捅刀子。特朗普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保护美国工人”,可实际加征的关税最后都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显示,超过70%的美国人认为关税政策损害了经济。但特朗普根本不在乎,他要的只是短期政治利益——毕竟,让欧洲当替罪羊,总比承认自己政策失败来得容易。
在这场博弈中,最受伤的还是欧洲普通民众。德国汽车工人面临失业风险,法国农民的葡萄酒卖不出去,意大利皮革厂老板急得团团转。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们,还在为了各自的小算盘争吵不休。欧洲民众已经用脚投票:最新民调显示,超过60%的欧洲人支持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但政客们却充耳不闻。这种“民意与政策脱节”的现象,正在透支欧洲的民主根基。
不过,欧洲也并非完全没有转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对美依赖,悄悄转向中俄寻求合作。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频繁与普京通电话,试图重启北溪管道项目;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空客公司一口气签下了150架飞机的订单。这种“向东看”的趋势,让美国如坐针毡。毕竟,一个真正独立的欧洲,才是对美国霸权最大的威胁。
现在的欧洲就像一艘破船,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美国站在岸边,一边喊着“我来救你”,一边偷偷凿穿船底。而欧洲的政客们还在为谁掌舵争吵不休。如果欧洲不能尽快结束内耗,实现真正的团结,那么等待它的,将是被美国彻底肢解的命运。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把个人利益凌驾于欧洲整体利益之上的政客们。欧洲的未来,究竟是走向复兴还是沉沦,就看他们能不能在悬崖边上勒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