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说:中年女人离婚后
我叫陈秀芳,今年42岁,离婚快两年了。
有时候走在小区里,听见楼上张婶跟人唠嗑说“老李家那口子离婚后倒活明白了”,我就低头笑笑,手里的菜篮子攥得紧些——这日子啊,真像是被人硬掰碎了重新拼起来的拼图,每一块都带着毛边,硌得人手疼,但拼着拼着,倒也看出点新的图案来。
一、离婚那天的太阳特别毒
2021年7月19号,离婚登记处的空调坏了。
我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色衬衫,领口还沾着儿子昨晚吐的奶渍——他最近积食,半夜翻来覆去地折腾。
老李坐在我旁边,身上还是那股常年不散的烟草味混着机油味,他的工服袖口磨得发亮,腕子上戴着结婚时我给他买的电子表,表链都断了,拿黑色皮筋捆着。
工作人员把红本本换成绿本本的时候,老李突然说:“秀芳,要不咱再...”
我没抬头,盯着桌上玻璃下压着的离婚协议,第三条写着“儿子李昊然归女方抚养,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800元”。
那行字在阳光下泛着水光,我想起上周去他单位找他,看见他跟车间里的小年轻打扑克,赢了钱就买烟,却跟我说“最近厂子效益不好,抚养费下个月再说”。
出了门他就走了,说下午还要上班。
我站在马路边等公交,蝉鸣声铺天盖地,突然发现手里的绿本本边角都被捏得卷了边。
那天回到家,儿子正趴在沙发上看动画片,看见我就喊“妈妈抱抱”,小胳膊上还留着早上摔破的结痂。
我抱着他去厨房热剩饭,锅里的冬瓜汤浮着层冷油,突然就哭了——不是为离婚难过,是突然害怕,害怕以后连这样的冷汤冷饭,都得我一个人张罗。
二、那些年的日子像团乱麻
跟老李结婚15年,媒人是菜市场卖豆腐的王姨。
那时候我在纺织厂当女工,他在汽车修理厂,两个人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三千块。
结婚时没买房,跟公婆挤在40平的小房子里,卧室隔层木板就算是独立空间。
怀孕那年,婆婆说“生个孙子就给你们腾房”,结果儿子出生后,老两口还是睡在客厅的折叠床上,说“孩子小,需要老人照顾”。
老李这人,不能说坏,就是活得像根没知觉的木头。
孩子半夜发烧,他照样打呼噜;我生理期疼得直不起腰,他能坐在沙发上看一下午球赛;就连我妈住院,他都没请过一天假,只塞给我五百块钱说“你看着办”。
最让我心寒的是那年我下岗,纺织厂倒闭,我蹲在厂门口哭,他路过买烟看见我,就说了句“哭啥,回家做饭去”。
后来我去超市当收银员,早班晚班轮着转,回家还得洗全家的衣服——老李的工服上全是机油,得手搓;公公的汗衫有股怪味,得单独泡;婆婆的衣服要手洗怕缩水。
有次我实在累得不行,让老李把自己的袜子洗了,他把袜子往盆里一丢:“洗就洗,吼什么吼,女人不就该干这些吗?”
儿子上小学后,开销越来越大。
老李的工资从来没交过家用,只偶尔给点零钱,说“男人在外面得有面子”。
有回我翻他手机,看见他给打麻将的牌友发200块红包,却跟儿子说“爸爸没钱买球鞋”。
那天晚上我跟他吵,他把茶杯摔在地上:“你个女人懂什么,人际关系不要处啊?”
茶水渗进地板缝里,像道永远擦不掉的疤。
三、离婚不是突然的决定
真正动离婚的念头,是在儿子三年级的家长会。
我穿着超市发的工作服去学校,班主任把我拉到角落:“昊然最近成绩下滑厉害,上课总走神,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每天回家都哭’。”
那天回家路上,儿子突然说:“妈妈,你和爸爸离婚吧,隔壁小雨说,她爸妈离婚后,她妈妈每天都笑。”
我蹲下来看他,发现他校服领口都磨破了,睫毛上沾着灰——他才8岁啊,怎么就学会看大人脸色了?
那天夜里,我躺在沙发上(因为老李总说“床太小,你带孩子睡沙发”),数着天花板上的水渍,突然想明白:我不怕穷,不怕累,怕的是在这段婚姻里,我活成了儿子眼里只会哭的妈妈,活成了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怨妇。
第二天我去律所咨询,律师问我有没有共同财产,我想了想,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台用了十年的冰箱,还是结婚时我娘家陪嫁的。
老李听说我要离婚,拍桌子骂我“疯了”,说“离婚了孩子没爹,你一个女人带娃怎么活”。
可他不知道,孩子早就没了“爹”——一个从来不管孩子作业,不管孩子生病,甚至记不住孩子生日的男人,算什么爹?
四、离婚后的日子像爬坡
刚离婚那半年,真难啊。我从公婆家搬出来,租了个顶楼的小单间,15平,每月800块。
房间里摆张床、一个衣柜就没地儿了,儿子写作业得趴在床上。
超市的工作是两班倒,早班6点到2点,晚班2点到10点,中间休息时我得跑回家给儿子热饭——有次晚班回来下雨,电动车没电,我推着车走了四十分钟,进门看见儿子趴在桌上睡着了,脸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饭粒。
抚养费老李只给了三个月,后来就说“厂子倒闭了,没钱”。
我去他新找的工地闹过一次,看见他跟个年轻姑娘有说有笑,兜里揣着新买的智能手机。
我没吵没闹,转身就走,心里反而踏实了——这样的男人,早断早好。
周末我去做兼职,在菜市场卖菜。凌晨4点就得去批发市场,跟着货车卸货,手被菜筐磨出泡。
有回搬冬瓜砸了脚,瘸了半个月,儿子放学回来给我揉脚,说“妈妈,我以后长大了赚钱养你”。
我摸着他的头笑,心想就算爬,也得带着儿子爬出个样来。
五、慢慢长出新的枝桠
去年超市新来了个店长,是个四十岁的大姐,听说我离婚带娃,让我调去客服部,不用再站一整天。
客服部的工作轻松些,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我终于能按时给儿子做饭,能参加他的家长会。
儿子的成绩慢慢好了起来,有次作文写《我的妈妈》,他说:“我妈妈像向日葵,虽然有时候会弯腰,但永远朝着太阳。”
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同小区的王姐带我去跳广场舞,刚开始我不好意思,躲在最后面学,后来跟着她们去公园爬山,去夜市摆摊卖袜子。
上个月我们几个姐妹凑钱报了个烘焙班,我学会了烤戚风蛋糕,儿子说比蛋糕店的还好吃。
去年冬天,我攒钱给儿子换了张书桌,给自己买了件新羽绒服,米白色的,耐脏又好看。
路过以前住的小区,碰见老李,他瘦了些,听说又离了一次婚,现在跟父母住。
他想跟我说话,我笑着摆摆手:“天冷,我得接孩子去了。”
六、现在的日子有点甜
昨天儿子生日,我在出租屋里给他煮了长寿面,煎了两个荷包蛋。
他许愿时说:“希望妈妈每天都开心。”
我突然就想起离婚那天的太阳,那么毒,却也把旧日子晒得透亮。
现在的我,早上会给自己泡杯茶,晚上跟儿子一起看半小时书,周末去菜市场会挑新鲜的花回家插在玻璃瓶里——那是我用卖袜子的钱买的,五块钱一束的小雏菊,能开整整一周。
有人问我后不后悔离婚,我说:“后悔啊,后悔没早点明白,女人不是生来就该当牛做马的。”
现在的日子,虽然还是会为房租发愁,为儿子的学费攒钱,但心里是透亮的。我知道,只要我还能走能跑,只要儿子还笑着喊我妈妈,这日子就有盼头。
前几天照镜子,发现眼角的皱纹深了些,但皮肤比以前有光泽了——大概是因为不再哭了吧。
儿子说我现在笑起来像动画片里的妈妈,温暖又有力量。
我想,这就够了,离婚不是终点,是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
原来40岁的女人,也能像春天的树,就算砍过枝桠,也能慢慢长出新的嫩芽,在风里摇摇晃晃,却稳稳当当地活着。
有时候路过婚姻登记处,看见年轻的情侣手牵手进去,也会想起自己结婚那天,穿着红裙子,觉得往后的日子都是甜的。
现在才明白,日子甜不甜,不在于跟谁过,而在于自己有没有勇气把苦日子酿成甜。
我今年42岁,离过婚,带着孩子,可我不怕,因为我知道,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有熬不过去的坎。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普通中年女人的离婚后自述。
没有狗血剧情,没有逆袭传奇,就是实实在在的日子,像杯白开水,初尝寡淡,细品却有回甘。
愿每个女人都能在柴米油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不管是30岁、40岁,还是更老的年纪,都能勇敢地说:“我的人生,由我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