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 | 不允许你还不知道!隐藏在长春的这座百年建筑→
▲图源 | 小红书@小蓝蓝
这里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第一个地下交通站——二道沟邮局地下通讯站旧址,也是长春这座城市中的红色地标之一。
▲图源 | 长春社科联微信、《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早期革命活动》
追溯历史,这座建筑已有100余年的岁月沉淀。最早时,其为俄籍侨民马足林克的私人住宅。到了20世纪20年代,楼下的房间被吉黑邮务管理局租用,设立了长春二道沟邮局,这时它作为邮政通讯的枢纽,连接着长春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本组图源 | 吉林经济广播视频号
光阴流转,时间来到1924年8月,一位名叫张锦春的共产党员走进了这家邮局,在此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第一个地下通讯站。自此,二道沟邮局不再仅仅是普通的邮政机构,而是成为传递党的机密、连接革命力量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担负起了地下交通站的职责,秘密开展中转掩护、安排同志过境等工作。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二道沟邮局通讯站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重要通讯枢纽。
▲本组图源 | 小红书@小蓝蓝
▲图源 | 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
张锦春,吉林东辽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8月11日,他身负党的秘密使命抵达长春,以吉黑邮务管理局长春二道沟邮局邮务生的身份为掩护,投身革命活动。在此期间,张锦春以“弓长之”为代号,主要负责中共中央、中共北京区执委会,中共哈尔滨组和长春之间的联络、收发传递文件、交通护送、建立党组织等重要任务。通过“弓长之”这个身份,一封封承载着党的指示和革命信息的信件被传递出去,为长春地区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力的通讯保障。
▲本组图源 | 小红书@小蓝蓝
如今,这座小楼静静地矗立在一心街,往昔的紧张与惊险已经走远,但它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却如同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时刻提醒着后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敬仰。
(注:景区实际情况、开放时间、游玩咨询、 最终解释权等以主办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