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闪购VS京东秒送:30分钟“闪电战”背后的行业变局
美国特朗普政府将 " 关税大棒 " 挥向全球的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应用在美国市场掀起 " 数字风暴 ",美国东部时间 4 月 16 日,中国 APP 包揽美国 iOS 电商应用三甲,其中敦煌网(DHgate)以单日下载量暴增 940% 的速度登顶榜首,淘宝和 SHEIN 则分居二三位。

大约同一时间,国内头部电商平台美团与京东掀起 " 即时零售 " 业务的激烈争夺:4 月 15 日,美团正式推出独立品牌 " 美团闪购 ",并宣称非餐饮品类日单量突破 1800 万单;京东则在同日宣布,平台外卖订单量将超 500 万单,并且已经上线 " 自营秒送 " 电商业务,全国已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接入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 30 分钟。
线上交易平台下单,线下实体零售商接单,拣货打包再到配送上门,在 30 至 60 分钟完成……从生鲜蔬菜到电子产品,从常用药品到日化美妆,越来越多商品通过 " 即时零售 " 的方式送达消费者手中。
市场人士分析,国内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即时零售业务已从简单的市场份额之争,演变为一场关乎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重构与渗透用户生活方式的深度博弈,美团与京东的 " 争夺战 " 不仅决定两家巨头的未来格局,更可能将推动整个零售行业向 " 即时化 " 全面转型。
美团的进击:"30 分钟万物到家 "
4 月 15 日,美团面向全国消费者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 " 美团闪购 "。据介绍," 美团闪购 " 品牌定位为 "24 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 ",联合全国近 3000 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将服务全国 10 亿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目的是创造 " 闪购一下,30 分钟好货到手 " 的购物体验。
美团表示,即日起全国消费者可在美团 App 首页进入 " 闪购 ",选购蔬菜水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数码家电、美妆护肤、潮流玩具、运动用品、鲜花绿植、母婴用品、宠物用品等生活万物,下单后平均 30 分钟送达。
公开信息显示,美团闪购业务最早于 2018 年在美团内部上线,早期以隐藏入口的形式出现在美团外卖 App 中,试水非餐品类商品的即时配送,外界多将其视为外卖业务的自然延伸,闪购业务数年来已积累了大量高频消费者。
2024 年财报显示,美团交易用户数达 7.7 亿,其中闪购年度交易用户接近 3 亿。美团高管更公开表示,目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 1800 万单。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流量竞争中加速变现的同时,美团也在探索重构以 " 闪电仓模式 " 为主要载体的零售业的供给端,这也是美团闪购业务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通过 " 线上经营 + 前置仓 " 的轻资产布局,美团突破传统门店限制,将 SKU(库存单位)数量提升至 6000 至 10000 种,覆盖 3 至 5 公里配送半径,实现 "24 小时即时响应 "。
美团副总裁、闪购事业部负责人肖昆在 2024 年 10 月召开的 2024 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上表示,闪电仓持续驱动着即时零售供给生态的进化、用户生活方式的养成," 当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超过 3 万个,到 2027 年,美团闪电仓将超过 10 万个,覆盖全品类、全区域。"
在去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表示,从长远来看,即时零售或将占据电商市场 10% 以上的份额,美团闪购发展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且极具潜力。
京东 " 进攻性防守 ":保卫零售 " 护城河 "
近日,一段京东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 2024 年内部讲话的线上会议视频流出,引发网络舆论的关注。在这段视频中,刘强东表示部分外卖平台抽佣高达 30%,而餐饮是民生行业、开餐厅不容易,他要求京东外卖利润率不超过 5%。

有网友评论认为,刘强东将矛头指向部分外卖平台的 " 高额佣金 ",正是商家、消费者的 " 痛点 " 所在,如有网友表示:" 我就是一个商家,因为忍受不了高额抽成,已经退出外卖。希望京东长时间说话算话。等你们来到这边的时候,我第一个加入。"
事实上,今年 2 月,京东集团已正式宣布启动外卖业务,并开启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招募计划,还将为 5 月 1 日前入驻的商家免除一年佣金。
2 月 19 日,京东宣布要为旗下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哪怕是兼职骑手,也会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京东也由此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提供全面社会保障的平台,这一举动引发行业震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行业的头部平台企业纷纷响应,加入对骑手权益保障的队伍之列。
有网友认为,京东通过为员工缴纳 " 五险一金 " 发起一场 " 闪电战 ",美团可谓 " 仓促应战 "。长期以来,美团的用工模式饱受诟病,不少骑手都吐槽过劳动强度高、保障少的问题。作为 " 行业搅局者 ",京东 " 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 的举措,可谓直击美团软肋。
有分析者表示,京东切入外卖平台的核心动因,在于美团对其传统电商业务的威胁,美团通过高频外卖构建的即时配送网络,已逐步渗透至 3C 数码、家电等高客单价品类,这直接动摇京东的 " 基本盘 "。因此,京东以外卖业务反攻美团业务腹地,堪称 " 进攻性防守 "。
闪购 VS 秒送:即时零售领域展开交锋
相对于在彼此的传统电商配送和外卖业务领域的互有攻防,美团与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则更像是展开一轮同场竞技。

4 月 15 日,美团闪购在宣传视频中,将闪购与网购的速度进行对比,其中提到网购时配文称 " 你的东东再等等 ",配图为一只小狗,与京东 APP 的标识相似,引发网络关注。

京东官方微信公众号 " 京东黑板报 " 随即发布《京东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一文,疑似就此进行回应。文章表示,因秒送业务发展迅速,本季度京东将再招收不低于 5 万名全职外卖员,全额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且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4 月 15 日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超过 500 万单,因为都是品质堂食餐厅的外卖,商品交易总额比 " 幽灵外卖 "1000 万单还大。
文章还表示,京东已经上线 " 自营秒送 " 电商业务,全国已经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全部接入了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 30 分钟,业务涵盖商超类目、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药品等," 自营品质 + 秒送服务,确保最好的用户体验 "。
事实上,通过宣传视频或官方发文打 " 口水仗 " 之前,双方高管便已频频发声。
4 月 11 日,京东集团 CEO 许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外卖行业本就是一个宽广的赛道,第一它市场规模很大,第二增长依然很快,我认为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

4 月 12 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表达自己对于京东外卖的看法:" 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节不是都做过,滴滴目前在海外也还在做呢。" 王莆中还放话 " 即时零售的发展大势是挡不住的 "" ‘ 30 分钟送万物’创造的新体验一定会满足更多用户需要,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相关言论也引发京东高层的回应。京东集团发言人齐珊珊在朋友圈晒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内部提醒,要求员工 " 不要和人打口水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
巨头纷纷 " 入局 ":零售生态格局或将重塑
美团等平台从餐饮外卖拓展至各种品类并切入即时零售市场,京东等电商巨头则依托电商配送渠道加速实现即时零售业务转型。互联网巨头之间展开激烈博弈的同时,线下零售商也纷纷加入 " 战局 "。
如中石化易捷依托全国超 2.8 万家易捷便利店,进军即时零售行业;盒马探索 "1 店 +N 仓 " 模式,将盒马鲜生线下门店作为消费者体验和商品展示的核心场景,同时围绕门店布局多个前置仓,提升订单密度和配送效率;沃尔玛等成熟的全渠道零售商也持续加码即时零售,利用连接本地实体门店、线上反哺线下等模式优势,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行业近年来保持 50% 以上的高速增长,2022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5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22 年的 3 倍。
" 即时零售 " 的热度呈现在线上线下零售巨头的博弈中,也投映在互联网舆论场上。以微博平台为例,截至 4 月 15 日 18 时,词条 # 京东和美团同时开始即时零售 # 阅读量达 2700 万,不少网友期待,平台之间的有序竞争能够真正为消费者和即时零售的参与者带来实惠。

如数码领域自媒体博主 @且听 Phone 吟表示:" 平台间有竞争对消费者就是好事,选择更多、服务更好。现在很多平台都上线了即时零售的服务了,既能满足日常的购物需求,又能给实体店提供订单。而且平台还提供了更多岗位,为骑手缴纳社保,也是值得点赞。"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时零售领域正从应急需求发展为全新的生活方式,不同平台之间展开的有序竞争,集中表现在通过技术手段驱动履约效率革命上,也将加速劳动者权益与商业伦理的重构,希望消费者在这场竞争中迎来更快的配送、更优的品质、更温暖的商业文明。
文丨记者 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