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穿在身上的奋斗史”——山东工装展演活动举行

春风裁霓裳,秀场展芳华。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展现工装产业创新成果,4月17-18日,“穿在身上的奋斗史”现代工装展演及“工装进化论:从匠人手作到数字孪生”静态成果展,两大工装展示活动在山东威海举行,一动一静、一纵一横地展示了工业生态的变迁与山东工装产业创新成果,这也是山东省现代工装赋能新时代劳动者主题活动之一。

动态展演以40年来的工装流变为主线,融入不同行业场景,通过四大篇章、近百套工装,展示了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成果与智能设计生产水平,动态呈现了工业生态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留下的“痕迹”。山东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离不开变化的技术革新,更离不开不变的工匠精神,身着粗布工装的劳模与装备智能工装的新工匠在T台相遇,一部“产业变迁史”便跃然观众眼前。工装作为冰冷工业机械与人类温度触碰的第一道媒介,在此次展演活动中彰显了劳动美学与人文关怀。

静态工装发展成果展则按行业与功能分为传统工艺展区与数字科技展区,设置市政环卫、畜牧业、能源化工、医护、航空、教育六大板块,详细展示了工装在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中的实际应用,同时通过将时尚元素融入工装设计的案例,演绎了工装功能性、安全性、审美性、智能性的多面特质。工装作为纺织服装与各行各业的坐标交叉点,各行业行情的变动都可能体现在其设计、面料、工艺等各细节,所以各行业经济的代际发展变化便也可以在工装的迭代中得以瞥见。

近年,山东将轻工纺织产业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范畴,着力打造纺织服装标志性产业链。据了解,此次展演工装的制造商迪尚集团,作为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链主”企业之一,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打造了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垂直生态供应链平台。“山东省的纺织产业特别是在工装产业这块,有很多大型企业,在加工实力还有设计水平等各方面,在全国是排在前列的。从面料到最后的成衣,整个的产业链比较完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郭瑞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