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博物馆 “解锁” 教育新场域,点燃综合育人新引擎——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成功举办“综合育人”学术论坛活动丨校园风采
(嘉宾为古家具博物馆揭幕)
(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校长 徐明杰)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美术教研员高伟明介绍了古家具博物馆及古陶瓷博物馆的前期筹备工作,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博物馆建设背后的心血与努力。
(区教委副主任 张旭东)
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旭东讲述了校园博物馆背后感人的故事,让在场嘉宾对博物馆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师大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学术秘书段鹏为校园博物馆落成致辞。来自教育部、高校、文化机构的代表们共同见证这一教育创新实践。
(古家具博物馆情境)
此次公开课以古家具博物馆为真实情境,围绕“继承与创新是传统工艺创作的重要原则”展开教学。学生们在接触实物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
(课程实施情景)
随后,段鹏副主任、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美术》北京版分册主编何墨荣、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展中心主任秦晓红三位相关领域专家分别对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点评。他们对学生们出色的创意予以充分肯定,并针对用料选择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北京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教师周春华介绍了博物馆的运行情况及教学感受。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美术教研室主任、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美术》北京版主编陶涛在发言中,对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校园博物馆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从国家育人理念与校园博物馆教学做了深入论述。
(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美术》北京版分册主编 何墨荣)
秦晓虹主任分享了自己对项目式学习的独特见解。
四、嘉宾云集:
汇聚多元教育智慧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阵容强大,涵盖了中央民委、国家林草局、教育部等相关部委领导,故宫博物院、鲁迅美术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还有企业代表和非遗传承人。
(嘉宾在签名墙上签名留念)
自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加强美育社会资源供给、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积极响应政策,建设古家具和古陶瓷博物馆,深入挖掘藏品育人价值,通过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在博物馆这个全新的学习场域中,学科边界逐渐模糊,实现了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学生们沉浸在真实情境学习中,真实的感悟、产生真实的问题、开展真实的探究,进而真正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创造。最后,在接受真专家的真实评价中真正提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此次学术论坛及校园博物馆的落成,是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在教育创新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博物馆式学校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育人环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资料来源:区研修中心 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