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逆风”难阻“万商云集” 广交会凸显全球对“中国制造”信心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16日报道,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4月15日在广州开幕,出口展参展商首次突破3万家。在美国大幅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企业期待借此展会对接欧洲、东盟、拉美、中东等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据报道,本届广交会科技含量提高,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大批外国采购商驻足拍摄中国制造的机器狗、工业外骨骼装备、巡逻机器人等。
广交会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第137届广交会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三大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并吸引约2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报道强调,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缩影。本届展会正遇上美国向中国等贸易伙伴发起关税战。
多数参展商和采购商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变幻莫测,但普遍相信不会持久,因为制造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回流;美国也会出现“中国制造”断货或涨价潮,迫使政策调整。
不少参展企业也表示,希望借此“万商云集”的机会,对接欧洲、东盟、拉美、中东等替代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中国媒体引述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董事长李晓莹的话报道称,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美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关税政策使外贸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李晓莹表示,在广交会开幕前夕,集团就持续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联系,邀请意向客户相约广交会洽谈。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5日报道,在全球供应链陷入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开幕。
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春季展开幕首日,众多展位上展示的产品——从高科技电动汽车到服务机器人——被认为极大地提振了对“中国制造”的市场信心。
而不断升级的贸易战所产生的影响,在这里既听得到也感受得到。
报道援引一家电子企业的销售经理的话说:“我们在美国的经销商现在分成两派:一派是先观望不订货,另一派是下了订单但让我们先别发货。”该公司约4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
主办方称,截至上周末,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境外采购商。
在这个大型展览中心里,展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机器人的展厅最为拥挤,服务机器人专属展区也在此次广交会上首次亮相。
一名来自中亚的买家表示,为不同应用场景设计的各种机器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一款用于采摘西红柿和葡萄等的自动采摘机器人特别感兴趣。
他说:“这很有吸引力,因为我国生产大量的果蔬汁等产品。我会认真考虑要不要下单。”
报道还说,一家手术机器人生产企业的高管表示,由于全球对精准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她对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的市场潜力持乐观态度。
虽然贸易形势动荡,但一些高科技供应商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逻腾科技有限公司的伊万·段(音)说:“对于拥有完整专利的原创产品来说,目前的关税动荡不是问题。”
该公司在展会上推出了一款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这款为恶劣环境和高风险场景设计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中外买家,许多人驻足与它合影。(编译/刘白云)